第106章 拉郎配(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集體相親節目朱以海還是很感興趣的,甚至都想好流程了,願意接受的報名,然後組織男女們進場,給士兵們發塊絹布或是其它什麼東西,男的看上姑娘就把自己的布送給姑娘,姑娘若是接受了,就成了一對了。
若是姑娘沒看上,把布還給士兵,士兵再去找下一個,如此也算本就自願原則不強迫。
當然這種形式也比較粗糙簡單,但起碼也不是直接分配了。
“若是兩人互相滿意,那麼到時我會替士兵們向姑娘付一筆娉禮,然後營中也會為姑娘們準備一筆陪嫁,軍中舉行集體的婚禮,組建一個新的家庭。”
娉禮和嫁妝算是一個形式,也不需要說多少,朱以海出士兵大約一個月的餉做娉禮,折三兩銀子,姑娘出嫁的陪嫁,則給二兩。
這樣一來,新人結婚,就能有五兩銀子的小家庭財產了,以後生孩子養孩子起碼有點準備。
這對朱以海來說,算是筆額外的開支,但他認為,如果這個事辦成,也可以算是將來招兵的一個可宣傳的福利待遇,能吸引不少窮困青年從軍當兵。另一方面,從張大鵬這事來看,幫士兵們娶了妻,這絕對算是一個恩典,他們會牢記感恩朱以海的,士兵們戰場上肯定也不會輕易做逃兵之類的。
“殿下真是仁慈又大方,裡外裡一對新人就要出五兩銀子呢。”孟氏笑道。
“五兩銀子又算什麼呢,畢竟將士們連命都拿出來了。”
孟氏問,“可畢竟軍旅之中,殿下給他們成親後,又打算如何安排這些軍屬家眷,繼續隨軍嗎?”
朱以海回答,“繼續隨軍行動肯定也不現實,這次在澉浦不是打了些土豪劣紳,也剿滅了一些山賊土匪嗎,也沒收了不少田地,暫時都是劃在孤的王莊之下,我打算先把這些家屬安排在這些王莊,這樣既能安定下來,也能自食其力,將士們在前線打仗,空閒時也可休假回家相聚。”
“當然,若是士兵們老家有條件,孤也可以把人給他們送回去。”
孟氏想了想,“我覺得暫時先在這邊田莊裡安置也不錯,剛成親就分別太遠也不是好事。”
朱以海點頭,知道她其實也還有一個顧慮沒說,就是這些女人畢竟有不堪的經歷,士兵們願意接受,可他們的家人卻未必就真能接受,甚至到了老家,可能鄉人還會指指點點,沒有丈夫在身邊,仍然會很艱難。
倒不如現在呆在這邊,女人們還可以繼續抱團相處,也離丈夫們近些,丈夫們有空還可以休假來團聚,等將來相處久了或生了孩子後,再回老家可能也好些。
“當然,如果有些女人實在是不願意嫁人,也可以暫時安置到王莊去,先自食其力,等她們慢慢恢復吧。”
當天,朱以海讓孟氏姐妹先去跟那些女人們傳達,問詢她們的意見,結果出人意料,居然絕大多數的女人,都願意嫁給朱以海計程車兵,理由倒也簡單,她們這群人,現在就如無根的浮萍一樣,對未來充滿迷茫,軍中雖然能暫時安置她們,可她們卻對如今的生活很不適應。
女人們傳統的男人是天的那種思想,依然有主導著她們的想法,她們想要有個依靠,尤其是在這亂世之中。
而朱以海讓那些監軍、副職們向各級士兵們傳達他的提議時,也獲得了積極響應,都說窮不擇妻,江南許多窮困百姓一輩子都娶不上老婆,只能打一輩子光棍,或者努力攢點錢典租一個妻子來生活幾年,幫忙生一兩個孩子。
任何時候,娶妻的成本都不會便宜。
朱以海軍中許多新兵都是招募的窮困青年,他們並不介意這些女人被擄的經歷,能有一個女人娶回家,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何況朱以海還給補貼呢,娶個老婆,不花一文錢,裡外裡的還能拿到五兩銀子,這種好事誰傻的會拒絕呢。
只要沒老婆的都踴躍報名,十分積極。
“殿下這招可真是厲害,士兵們都非常積極,對殿下更加感激了,我感覺咱們這支新軍越來越有凝聚力了。”沈宸荃欽佩萬分的道。
朱以海笑笑,“既然士兵們對這事這麼積極,那以後可以繼續下去,亂世之中,苦命的女子多如牛毛,我們遇到了都可以收容過來,然後安排跟咱們計程車兵們結合成家。”
“當然,每到一處,我們除了收容這些可憐的無家可歸的女人,其實也可以主動到鄉下去為士兵們說親求娶的。”
亂世之時,誰都不易。
朱以海只要願意為他計程車兵們出彩禮,有些窮人家亂世裡生存都艱難,肯定也是願意把女兒嫁給一個當兵吃糧計程車兵的,再怎麼樣也比賣給青樓做妓女,或是賣到大戶人家為奴要強的多啊。
再者女兒嫁給當兵的,對他們也是一個保障。
“那以後開銷可又增加了一項。”
“這絕對是值得的。”
“有條件,孤要讓將士們都能娶上老婆,都能生孩子有後,甚至將來,孤還要給將士們分田授地,當兵入伍,提著腦袋打韃子中興大明,他們值得擁有美好的未來,孤不能讓那些為大明出生入死的將士們,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只能當一群飢餓的兵賊。”
“殿下仁慈。”
“這不是仁慈,孤喊將士們弟兄,那就要真正的把他們當成兄弟,而不是嘴上喊著兄弟,讓他們出生入死,可心裡卻當成奴僕。”
這席話,讓正走到外面的陳潛夫夫婦聽了都更加欽佩,大孟氏拉住丈夫輕聲道,“殿下真是明君,可惜幾位子嗣慘遭韃子殘害,王妃遠在寧波不能承侍身邊,於公於私,都不好。我三妹今年二八,各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我想把三妹送到殿下身邊,你覺得如何?”
孟家幾姐妹都是非常不錯的,長的好還知書達禮。
“我覺得行,其實我覺得四妹今年也十五了,也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不如把三妹四妹一起說給殿下吧。”
孟氏有些無語,不過略做深思後卻道,“說的有道理,兩人在一起,也有個照應,那一會就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