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的朱以海直接提出要檢閱石浦營,張名振立馬拍著胸脯去傳令。

······

“石浦營真兵強馬壯也!”

朱以海檢校過後,直接就手挽著張名振的手臂不放了,十分的親熱,雖然心裡話,這支石浦遊擊營的新兵,在朱以海看來,有些略微失望。

沒有後世影視劇裡那種氣吞如虎的彪悍氣勢,感覺有點土有點弱,不論是衣甲裝備還是戰士的身高面貌等,有點弱的感覺。

不僅比不了古裝影視劇裡的那些什麼大秦銳士大唐鐵騎啥的,更別說跟八四或九九年大閱兵上的那種分列式方陣相比了。

但跟吳凱的一營三千人實際只一百二十人相比,卻又強太多。

“張名振將軍聽旨!”

朱以海拉著張名振回到校閱臺上,直接加封官職。

“孤賜封張名振將軍為鎮守石浦總兵官,掛定遠將軍印,加二品都督僉事。”

說完,還解下了自己佩帶的劍遞到張名振之手,“老將軍赤心報國,朕亦絕不負你一片忠心。賜你此尚方寶劍,授你軍中便宜之權,可先斬後奏!”

張名振本就錦衣子弟,早年浪跡天下游俠京師,結交權貴士民,後來經商鉅富,再棄商投戎,在京營當武官,遼東守邊,山東平亂,再到貶謫東南,最後出守一鎮,履歷豐富,五十歲的年紀了,也並不會被年輕的魯王三兩句話就給感動的落淚。

但心裡頭依然感覺暖暖的,不是為那些官爵,而是魯王能有此敢戰之心。

“臣就是舍了這條老命,也要誓死守衛大明,誓死護衛殿下!”

朱以海高興,對石浦營三千將士,也都所有軍官晉階一級,所有士兵則都各賞銀一兩。

“本來對爾等忠心耿耿的護國虎賁之士,不能只賞賜這區區一兩銀子,只是如今時勢危急,孤也沒有攜帶太多銀錢,所以先每人一兩,待回頭再補上。”

朱以海最後又解下自己身上的一塊玉賞賜給張名振。

“贈玉君子,此玉孤隨身佩帶多年,現在便贈與卿。”

張名振接過玉,高舉頭頂謝恩。

然後當著眾將士們的面,居然直接一把拍在地上,碎成數塊。

眾人驚訝之際。

張名振扯下一塊衣料,再把這些碎玉撿起包好,“臣此生誓死悍衛大明,若大業不成,則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

把魯王剛賜下的玉摔碎,本來還讓大家覺得太過魯莽,大為不敬,可當他這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心表態,又讓眾人覺得振奮。

回到涼爽的屋內後,張名振恭敬的為魯王倒茶,並把物資清單也上呈。

“臣這裡的錢糧還有不少,若是現在全力招募新兵,還足以裝備萬人。”

他建議馬上招募新軍,甚至可以先強徵壯丁、工匠、漁民等入伍。

“臣以為韃子南侵以來,一路順風順水,不免兵驕志狂,若是臣率兵北上突襲,大有機會。”

“殿下若是再發出即位監國的詔書,號召江南軍民響應配合,則大事可成。”

朱以海卻沒這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