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長途奔襲 第十節 澳洲捷報[1日第三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美國澳洲軍團司令官在兩個小時前向我們投降了。”甘永興拿出了香菸,“這可是頭條訊息。我們本來計劃強攻阿德萊德地,現在美軍主動投降,也就不用花力氣去攻打了。”
談仁皓立即朝甘永興看了過去。“確定美軍已經投降了?”
“完全確定,在你到來之前,我才收到了顏國忠發回的訊息,古迅雷與袁野的部隊已經接收了第一批戰俘,現在正在繼續接收戰俘。”甘永興看了下表,“差不多,到明天天亮前,阿德萊德的美澳軍隊就將全部繳械投降。而其他的區的美澳軍隊也將在接下來的兩天之內繳械投降。”
“這確實是個好訊息,這麼說來,我們已經完成了打下了澳洲!”
“對,我才聯絡了校長,恐怕校長正在去首相府的途中呢。”
談仁皓又是一愣。“校長去京城了?”
“對,去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本來計劃明天一早趕回來的,可是現在看來,大概還要在京城多耽擱幾天了。”甘永興慢慢的吐出了香菸,露出一副很舒服地樣子。“我們計劃花一年的時間打下澳洲大陸,現在算是提前完成了這個任務。而陸軍方面肯定能在六月份打下莫斯科。隨著兩個主要地面戰場上的戰鬥結束,我們下一步就該考慮地球另外一邊的戰鬥了。”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當初,海軍最先計劃在26年底打下澳洲大陸。可在完成登陸作戰後就修改了這個計劃,主要是陸軍的投入力度不夠,而且海軍還要轉戰中太平洋戰場,因此就將時間延遲到了27年中,即在27年6月底之前完成攻打澳洲大陸地作戰行動。現在美澳聯軍主動投降,宣告了澳洲戰役的獲勝訊息。這也是帝國海軍在這幾個月之內獲得的最大的勝利,同時也是帝國陸軍的勝利。
“我在電話中有校長談了一下,可是沒有談得太詳細。畢竟電話不太安全。”甘永興去拿來了一份檔案。“打下澳洲之後,我們就可以抽調更多的兵力,而隨著陸軍在俄羅斯戰場上獲勝,也可以集結兵力投入別的戰場。現在,只要我們完成了攻佔夏威夷群島的作戰行動,就有足夠地資本攻打美洲大陸了。”
“這也需要時間,不管怎麼說,調動部隊,集結兵力,蒐集情報。還有判斷敵人的行動。這都需要時間。”
“對,我們肯定需要時間,可是很多事情是不能等的。”甘永興將檔案交到了談仁皓的手裡。“這是我們擬定的一份作戰計劃,你抽時間好好看一下,看完了,你就明白了。”
談仁皓皺了一下眉毛,他沒有翻開檔案,那裡面肯定是件麻煩事。
“現在,我們與陸軍還沒有就攻打美洲大陸的行動達成一致意見,而且首相也沒有批准這方面的戰略部署。可我們不能等首相批准之後再做準備,不管怎麼說,我們得先做好準備。這樣才能夠讓首相採納我們的計劃,是不是?”
“主要是分歧是什麼?”談仁皓直截了當的問了出來。
“這個你應該很清楚。”甘永興沒有做正面回答。
談仁皓嘆了口氣,他確實很清楚。“好吧,那我該做些什麼呢?”
“看完這份計劃,然後給我一個答覆。”甘永興站了起來,“如果你已經處理完家裡的事了的話,那麼明天就回來報道吧。”
談仁皓無奈地點了點頭,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拒絕甘永興的要求,或者說是甘永興的命令。
“好了。飯菜送來了!”甘永興朝門邊地副官招了招手,“仁皓,你嘗下,現在司令部的飯菜可比以前好多了。”
“參謀長,我還是比較喜歡家裡的飯菜,如果沒有別的事,我就先告辭了,明天一早我再來報道。”談仁皓起身與甘永興告辭。
“也好,你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們再詳細討論。”
談仁皓點了點頭,然後就走出了甘永興的辦公室。捏著手裡的那份檔案,他還能好好的休息一下嗎?想到這,談仁皓只能苦笑,他也想多睡幾個懶覺,可是參謀長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在回家的路上,談仁皓一直在考慮接下來的作戰行動。現在澳洲大陸上的戰鬥已經結束,俄羅斯那邊地戰鬥也快要結束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夏威夷群島的戰鬥也將在這幾個月之內結束。這是三個最主要的戰場,而隨著這三個戰場上都取得勝利,那麼帝國軍隊的下一步行動就是登上美洲大陸,直接挑戰美國!
登陸美洲,甚至是登陸美國的作戰行動絕不簡單,也絕不容易。美國有龐大的軍隊,完善的戰爭工業,要想在上萬海里之外擊敗美國,僅僅是後勤保障的問題就足夠讓帝國準備好幾年了。對帝國海軍來說,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怎麼登陸美洲,而是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海軍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從戰爭爆發開始,太平洋就是最重要的戰場,因此海軍的地位也一直在陸軍之上。可以說,在獲得太平洋戰爭勝利之前,海軍的地位都在陸軍之上。可是,在打到美洲大陸去的時候,海軍的地位會明顯下降。特別是在與美國的直接交戰中,海軍扮演的只是一個支持者的角色,是配角,而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肯定是陸軍,甚至是德軍!
這種腳色的轉變是必然的,如果必須要擊敗美國,特別是在美國本土擊敗美國的話,那麼陸軍的地位沒有人可以動搖。海軍的戰艦在內陸使不上力氣,連陸戰隊也無法在大陸腹地有效的作戰,到時候,也許海軍連配角都當不上。這是一個所有海軍將領都需要考慮,也在擔心的問題。如果最終擊敗美國的是陸軍的話,那麼在戰後,海軍就只能屈居陸軍之下了。
也許問題沒有談仁皓考慮得那麼嚴重,可他不得不這麼想。陸軍會主導進攻美國的作戰行動,而海軍只能在一旁搖旗吶喊。而要使海軍擺脫這一尷尬局面的辦法只有一個,儘量避免攻打美國本土,就算最終不得不攻打美國本土,也要儘量選擇敵人的軟肋下手,而不是深入美國腹地,與美軍決戰。
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在戰略策劃階段下文章。這也正是甘永興交付給談仁皓的新任務。海軍肯定會力主先掃蕩美國本土之外的敵人據點,包圍美國,而陸軍肯定會力主直接攻打美國。這兩種戰略路線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擊敗美國,可是採取的方法卻不一樣。如果海軍的佔了上風,那麼最終美國很有可能體面的退出戰爭,從而結束這場持續了好幾年的大戰,同時還能夠避免成千上萬的帝國軍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如果陸軍的佔了上風,那麼就會強攻美國,最終會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帝國軍人倒在沙場上,而美國也會被徹底的擊敗,甚至會如同俄國那樣,被肢解成好幾個小國家。
選擇權不在軍隊的手裡,而是在首相的手裡。軍隊能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論據,儘量說服首相,而談仁皓要做的就是這個工作,儘量讓首相採納海軍的戰略,而不是陸軍的戰略。可談仁皓很清楚一點,即首相很有可能採取一個折中的方案,而不完全倒向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