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蓄勢待發 第四十二節 隼擊長空[初十第二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哈飛在拿到了海軍27年的意向採購合同後,12月初就製造出了第一批預生產型的“遊隼”式戰鬥機,並且立即展開了工廠試飛。為了加快試飛速度,哈飛組織了數百名工程師,三十多架預生產型的戰鬥機全部參加了試飛工作,這一階段試飛的主要目的就是發現設計上的主要缺陷,並且收集基本的飛行資料,這樣設計師可以及時的修改試飛中暴露出來的缺陷,並且根據基本效能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對戰機進行最佳化設計,儘量提高戰機的效能。以往,這一階段的試飛工作也許要幾年,短的也要幾個月,可是在戰爭期間,透過提高試飛飛機的數量,試飛的密度,增加工程師的人數等等方法,時間可以縮短到兩三個月,甚至是幾十天。
到十二月底,幾項主要的試飛工作完成,工程師迅速的拿出了修改方案,接著哈飛製造出了第一批正式型號的“遊隼”。這批戰鬥機將有一半要提供給海軍進行驗收試飛,另外一般則繼續參加工廠的試飛,為今後進行改進積累資料。而這批飛機就是在前一天運送到了舟山機場,一起來的還有哈飛的二十多名工程師,以及五十多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飛機在送來的時候是被分解了地,工人們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組裝出了幾架戰鬥機,將其提供給海軍地試飛部隊。
在還沒有到達機場的時候,兩架外形新穎的戰鬥機就從轎車頭頂上飛了過去。高度很低,可速度不是很快。
“開快點,看來那些試飛員已經等不急了!”甘永興也顯得有點興奮,這讓談仁皓很是奇怪,就他所知,甘永興以前可是個堅定的“大艦巨炮”主義者呢。
轎車開始加速,可怎麼比。都比飛機的速度慢了很多。十分鐘後,轎車直接開進了機場,停在了幾架螺旋槳還在轉動的戰鬥機旁。在談仁皓與甘永興下車的時候,那群正在戰鬥機旁忙碌著地工人與工程師只是朝他們看了一眼,彷彿沒有注意到兩人一樣,又繼續埋頭幹了起來。
“少尉,你們這裡誰是負責人?”
少尉軍官轉過身來的時候。才發現走來的是甘永興。“報告參謀長,我們的長官是羅晉明將軍。”
“羅晉明?”談仁皓簡直沒有想到,這次來試飛的是羅晉明!
“去把他叫來。”甘永興沒有跟那名少尉軍官多囉嗦,他把談仁皓叫到了一邊,“你應該認識羅晉明吧?”
“不僅是認識。還很熟悉呢。我在第一特混艦隊當參謀的時候,他就是航空部隊的聯隊長了,後來他去了預備役,主要負責新兵地訓練工作,沒有想到他現在幹試飛這一行了。”
“試飛員都是最優秀的飛行員,不過我也沒有聽說羅晉明調入試飛部隊了,大概是他臨時過來客串的吧。”
談仁皓也覺得是這樣,因為他也不知道羅晉明去幹試飛工作,就他所知,羅晉明一直在預備役部隊。而且現在是海軍航空兵教導部隊的司令官,很多從第一特混艦隊退下去的飛行員都去了羅晉明那裡呢,比如章志濤,現在就是羅晉明手下最好的幾個教官之一。
很快,穿著一套飛行員夾克,卻沒有戴飛行帽的羅晉明就跑了過來。他老遠就看到了甘永興與談仁皓,因此在跑近的時候,他沒有露出驚訝的神色,而是很禮貌的首先向甘永興敬了禮,然後朝談仁皓點了點頭。
“羅晉明,你小子混得不錯嘛,我怎麼沒有聽說你現在負責試飛的事?”
“參謀長,我也只是跑來看看而已。”羅晉明笑了起來,帶著甘永興與談仁皓朝那幾架戰鬥機走去。“第二批‘遊隼’中就有部分要提供給教導部隊。我帶了批教官飛行員過來,讓他們先熟悉一下這些戰機的效能特點。這樣今後上手就快得多了。”
“不錯,那你的人呢?”
“都飛上去了。”羅晉明朝天上的那幾架幾乎快要看不清的戰機指了下,“開始才由試飛大隊地飛完了最危險的超低空專案,現在在測試戰鬥機的極限速度,希望哈飛沒有吹牛,能夠達到他們提供的技術指標。”
談仁皓抬頭朝天上看去,天空很晴朗,這是冬日裡難得的好天氣。那幾架戰鬥機飛得都很高,幾乎只是個小黑點而已。這讓談仁皓想到,如果出了問題,飛行員應該有足夠的時間跳傘吧。可他隨即又想到,羅晉明手下地那些教官都是飛行了數千小時的老手了,而且基本上都是王牌飛行員,他們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實際上要想看清楚數千米高空的戰鬥機,就算能看到,也看不清楚,沒有多少意義。談仁皓沒有像甘永興那樣舉起望遠鏡抬頭仰望天空,他的目光集中在了旁邊那三架正在做檢修的戰鬥機上面。
與之前的“食雀鷹”,“禿鷲”,“隼”,乃至現在正在使用的“金鷹”不一樣。“遊隼”沒有采用空氣阻力相對交大的倒鷗型翼,而是光滑,平直的下單翼。也許是試飛機地緣故,戰鬥機的機身上沒有多少突出地部分,非常的光滑,甚至連油漆都沒有塗上,露出了銀白色的鋁製蒙皮。飛機發動機的整流罩是精心設計的,有一定的錐度,但並不大,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空氣阻力。另外,座艙採用了整體式氣泡座艙,玻璃罩上沒有框架,從邊緣的反光來看,應該是強化防彈玻璃。飛行員的作為比較高,這給飛行員提供了良好的視野,而為了加強飛行員的生存能力,座艙是用高強度合金鋼整體鍛造成型的,這也是除了飛機的主起落架之外,唯一的大型鋼質部件。四門標準的20毫米航炮仍然設定在了靠近機翼中斷的位置上。而談仁皓還發現,“遊隼”仍然採用了摺疊式機翼,只是機翼是向上摺疊,而不是像“金鷹”那樣,是旋轉向後摺疊的,這能夠有效的降低飛機在航母上停放時佔據的空間。另外,飛機的機腹下有一具主掛架,機翼下還各有5個掛架,只是現在這裡都只有幾個連線件,掛架還沒有裝上去呢。飛機的水平尾翼是全動的,垂直尾翼要比“金鷹”的面積稍微大一點,高度相差應該不是很大。
最後,談仁皓注意到了“遊隼”的一個特點,在機翼與機身的連線處採用的是圓弧平滑過渡,而不是像別的飛機一樣,幾乎就是直接將機翼插進機身裡面一樣。想了一陣,談仁皓才想到,這種設計的目的肯定是要降低誘導阻力。
工程師正在忙著檢查飛機,談仁皓沒有去打擾他們。在他觀察完“遊隼”的細部特徵後,那三架進行速度測試的“遊隼”也出現在了跑道的盡頭,排列成三角形編隊,緩緩地降低高度,準備著陸。讓談仁皓有點驚訝的是,“遊隼”的低速型並不糟糕,這應該與新設計的副翼,以及襟翼所產生的額外升力有關。而“遊隼”在降落時的滑行距離也相當短,只是仍然比航母的飛行甲板長得多。
三名飛行員從戰機裡跳了下來,他們都朝羅雲衝豎起了大拇指,顯然對“遊隼”的效能相當滿意。談仁皓與甘永興相互看了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看來,哈飛的工程師確實沒有吹牛,他們為帝國海軍制造出了最優秀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