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決勝之海 第四十六節 接力打擊[1950票的爆發](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以說,航空汽油庫與彈藥庫一樣的脆弱。如果是供戰艦鍋爐使用的重油庫捱了炸彈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嚴重,重油不容易燃燒,而且很容易撲滅。相反,汽油是很容易被引燃的,而且汽油很容易揮發,只要空氣中的汽油蒸汽達到一定比例,就會發生爆炸,其威力不在炸彈之下。在以往的戰爭中。就有好幾艘航母因為汽油在艦體內部揮發,結果發生爆發,導致航母沉沒。
也正是這兩點。斯普魯恩斯判斷這艘遭到集中攻擊的航母就算沒有沉,也肯定失去了戰鬥力。甚至很有可能損失了速度。而在這種情況下,談仁皓肯定會讓該航母退出戰鬥,由驅逐艦掩護單獨返航,也就是說,第一特混艦隊裡。此時只有兩艘航母了。
這也就堅定了斯普魯恩斯地信心,在這幾十分鐘的時間裡,第五艦隊與第一特混艦隊的距離已經拉開到了240海里左右,而且這個距離還在繼續擴大。如果第二批轟炸機能夠再摧毀一艘對方地航母的話,那麼第一特混艦隊最多就只剩下一艘航母了。
而且,在第一批轟炸機突擊之後,第一特混艦隊肯定在準備讓轟炸機出發,防空能力應該有所降低,如果第二批轟炸機能夠順利突擊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將另外兩艘航母也摧毀。至少,應該能夠重創這兩艘航母。
到此,斯普魯恩斯的信心也更充足了。但是他沒有立即讓艦隊返回戰場,一來他想在得到最後的攻擊結果之後再讓艦隊返回,二來第五艦隊也沒有航空打擊力量了,他必須要退到尼華島附近。才能夠獲得從考愛島上起飛的戰機,增強艦隊的實力。最後,也是最關鍵地,第五艦隊已經在戰場上航行了近4000海里,而艦隊裡絕大部分戰艦,特別是那些驅逐艦上的燃料已經沒有多少了,為此,他還讓航母為驅逐艦提供了部分重油,讓驅逐艦能夠跟上艦隊。因此,他必須得返回尼華島附近的補給點,準備為艦隊補充燃料與彈藥。
第五艦隊仍然在向東南方向航行,而斯普魯恩斯並不知道,談仁皓已經下令艦隊轉向了。而在十點二十五分左右,第五艦隊的第二批轟炸機到達了第一特混艦隊附近。此時,第一特混艦隊上空的戰鬥機已經恢復到了78架,除了31架在上一次防空作戰前起飛的戰鬥機上只剩下了一半的彈藥之外,其他的47架戰鬥機都帶滿了彈藥,只不過,這些戰鬥機都只有一半的燃料,這隻夠它們在艦隊上空飛行一個多小時,不過,這也足夠了。
當防空警報再次拉響的時候,談仁皓與郝東覺相互看了一眼,斯普魯恩斯果然用最快的速度把他手裡的所有轟炸機都派了出來。
而到這個時候,“高郵湖”號航母戰鬥群與另外兩支航母戰鬥群的距離不是更近,而是更遠。在抵抗第五艦隊的第一批轟炸機的時候,“高郵湖”號航母一直在機動規避,在十多分鐘的時間裡,被另外兩個航母戰鬥群摔開了好幾海里。而在滅火的時候,航母的速度降低到了18節左右,到十點十五分,大火得到了控制的時候,航母才開始加速,而在巡洋艦上的雷達探測到了美軍汲取的時候,“高郵湖”號航母的速度才恢復到了27節左右,此時這艘航母距離“興凱湖”號航母編隊已經有28海里,而距離“洪澤湖”號航母編隊則達有22海里。換句話說,“高郵湖”號航母仍然頂在追前面,而且仍然是單獨作戰!
因為剩下的戰鬥機數量有限,這次只由安士樂與姚伯巖分兩批攔截美軍轟炸機。因為姚伯巖指揮的機群沒有返回航母補充彈藥,所以此時在外圍,而安士樂率領的機群正在進入內層防空圈。
“姚白巖的報告,美軍大概有30架左右的戰鬥機,另外的好像全是俯衝轟炸機,數量在90架左右。”
“這是第五艦隊剩下的所有轟炸機了。”談仁皓咬了咬牙,“準備作戰吧,‘高郵湖’號航母上的大火撲滅了嗎?”
“很快就能撲滅,現在正在加速。”
“儘快恢復到33節的速度,能逃跑就必須得逃跑,只要不沉,就算是受了重傷,也得開回去!”
郝東覺點了點頭,他已經把相關的命令下達下去了。
此時,第一特混艦隊分成了兩部分,“洪澤湖”號航母戰鬥群與“興凱湖”號航母戰鬥群的距離很接近,按照標準的編隊距離航行,而落單的就只有“高郵湖”號航母戰鬥群。這既有談仁皓故意安排的因素,同時也有其他的各種因素的作用,比如,在之前對抗轟炸時,航母就必須得機動規避,而無法一直保持原來的航線,這自然會導致與其他編隊的距離拉得更遠,還有滅火時必須要降低速度,如果速度快了的話,根本就無法撲滅航母上的大火。也就是說,美軍三次轟炸,實際上對付的都是“高郵湖”號航母戰鬥群,而另外兩支航母戰鬥群一直在美軍的打擊範圍之外。
問題就在這裡,與美國海軍不一樣,唐帝國海軍的戰艦是沒有舷號的,只有名字,而且,這個名字不是漆在航母艦體的兩側的,而是在艦島的前面,也就是司令艦橋的下面,字型並不是很大。而大部分美軍飛行員根本就不認識漢字,而當時,第一特混艦隊的三艘航母都是三個字的名字,在美軍飛行員的眼裡,這不同的幾個漢字根本沒有多少分別!
也就是說,美軍飛行員很難以辨明他們攻擊的是哪艘航母!
這已經是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執行的第三次防空攔截任務了,大部分的飛行員都已經筋疲力盡。如果是普通的飛行任務,他們可以幾個小時不用休息,可是在高強度的戰鬥中,飛行員的精力消耗速度要比普通的飛行任務快得多,十分鐘的戰鬥,頂得上兩個小時的普通飛行了。這是當時艦隊防空的一個重大問題。另外,防空戰鬥機的數量,近一半的戰鬥機所剩的彈藥並不充足,而補充滿了的戰鬥機還在飛向預定的攔截陣位。
可以說,第一特混艦隊成功的擋住了美軍的兩輪轟炸,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奇蹟了,而要再創造一個新的奇蹟,這太難了。
美軍轟炸機仍然集中轟炸了“高郵湖”號航母,也就是在這艘航母上的大火剛被撲滅的時候,美軍轟炸機就到來了。而談仁皓與郝東覺都清楚,恐怕這次“高郵湖”號航母在劫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