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上岸猛虎 第十節 美國虎[第二更,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美國人發展坦克的經歷並不比唐帝國順利多少。幾乎所有的國家在發展坦克方面都走了彎路,一是因為技術本身受到了限制,二是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後,各國陸軍對使用坦克的戰術都不明確。因此,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後,大部分國家的坦克都只裝備了機關槍等輕武器,裝甲薄弱,機動能力差,而直到第二次全球戰爭爆發前不久,德國,俄羅斯,法國,唐帝國等國才逐漸意識到坦克在地面戰場上的強大戰鬥力。
在M4“謝爾曼”式坦克出現之前,美國生產的幾種坦克都是很落後的,就算M3的產量並不少,但大部分都提供給了盟國,在參戰之前,美軍的裝備數量非常少,而在美國參戰之後,M3就主要部署在澳洲戰場上,並且註定是要被淘汰的。
從總體效能上來講,144實際上是一種很不錯的坦克,其最大的特色是堅固耐用,而且操作起來相對簡單,乘員很容易就能掌握坦克的使用方法。當然,其最大的特點還是非常容易大規模製造,成本相對低廉,因此在很多時候,完全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而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單薄的火力。針對這一缺點,美軍對M4進行了多次改進,出現了大量的變形車,而大部分的改進都在集中增強火力,另外,還有部分變形車加強了裝甲防禦能力。而這些變形車的戰鬥力仍然是很強大的。
M26是美國當時唯一值得一提的坦克了,而該型坦克實際上是完全針對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以及唐帝國的24式重型坦克研製的,而不是以普通的中型坦克為物件。因此,M26實際上是重型坦克,而非輕型坦克。該坦克唯一的缺點是投產時間太晚,美軍的裝備數量相當有限,雖然美軍已經將一部分原本應該援助給法國的M26轉移到了澳洲戰場上來,但是其數量仍然非常有限。而在唐帝國的海軍已經封鎖了通往澳洲的海運航線之後,用後來古迅雷的話來說。那就是,M26被打掉一輛,那麼澳洲的美軍就少了一輛可以與25式抗衡的坦克,而帝國陸軍則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與支援,不必為裝備損失而發愁。
當時。唐帝國陸軍掌握的M26的技術情報是相當有限的,畢竟這種坦克還沒有來得及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結果古迅雷就在澳洲戰場上與其遭遇了。在情報有限的情況下,古迅雷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攻佔了麥誇里港的當天,他就安排了一批後勤維護人員,以及優秀的坦克手去“實地”勘察那幾輛美國坦克的情況,用普通的工具簡單的測量了一下坦克的裝甲厚度。這算得上是第一手資料吧。接著,在陸戰隊接管麥誇里港的防禦時,古迅雷將他手下的幾個主要指揮官都招集了起來,商討怎麼對付這種比25式重得多的美軍坦克。
“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美軍坦克的裝甲厚度遠超過了25式。”張曉林親自動手去測了美軍坦克的裝甲厚度。“其車體前上裝甲有至少120毫米。炮塔前裝甲的厚度也超過了100毫米,而且都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我們的坦克炮很難在正常交戰距離內用普通的穿甲彈將其擊穿!”
古迅雷的神色相當嚴峻,那天晚上的戰鬥他是看在眼裡地。“那麼,我們就只能用高速穿甲彈了?”
張曉林嘆了口氣,然後微微搖了下頭。
“高速穿甲彈應該能夠將其擊穿,最遠的擊穿距離是800米,這是得到了證實地。”翁羽回答了古迅雷的問題,“可是,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不會把交戰距離拉得這麼遠。在這個距離上,射擊的準確性是相當低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高速穿甲彈儲備並不多,每輛坦克也就只有12發,如果一直用高速穿甲彈作戰的話,恐怕打不了十分鐘,我們就得撤回來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炮彈命中了車體前上裝甲的話,很容易出現跳彈現象。”
古迅雷微微皺了下眉毛。“看來,我們得多準備點炮彈了,而且得儘量打其側面,而不是正面。”
翁羽也嘆了口氣,那幾輛M26幾乎都是被擊中了側面後被摧毀的,只有一輛是被高速穿甲彈打中了炮塔的正面裝甲後被擊毀的。
“穿甲彈的事,我會解決的,等下我就給司令部發電報,多申請幾批高速穿甲彈……”
“將軍,我們應該要披帽高速穿甲彈。”
古迅雷朝張曉林看了過去。
“上次我在國內見過,這種新式穿甲彈就是用來對付那些大角度傾斜裝甲的坦克的,效果很不錯,聽說現在大陸戰場上的主力裝甲部隊都開始配備這種彈藥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應該申請一批。當然,最好都要點高速穿甲彈來,把普通穿甲彈淘汰掉,這樣,就算我們在戰場上遭遇了更多的M26,憑藉我們的速度優勢也肯定能夠將其擊敗!”
“這事我會聯絡的,至於會不會給我們更好的彈藥,我可不是陸軍的後勤司令官,不敢做出保證。”古迅雷轉移了話題,“就如開始張曉林所說的那樣,在美軍面前,26的機動效能比我們的坦克差了不少,而且我們還有數量上的優勢,不用為補給與維護問題擔心。如果再次與M26遭遇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25式的機動力拉開敵人,尋找機會,將其逐個消滅掉。”
這次,張曉林與翁羽都點了點頭,這是中型坦克對付重型坦克的最有效的戰術手段。
“另外,還有兩輛損壞嚴重的M26沒有被送走,我是特意要求留下這兩輛坦克的。”古迅雷站了起來,“在新的任務下達之前,你們得儘快熟悉怎麼對付美軍的這種坦克,用這兩輛坦克做聯絡物件,讓所有的坦克手都參加訓練,輪番著上去打幾炮看一下。找找感覺,這樣,以後在戰場上與敵人遭遇的時候,也就不會搞得手忙腳亂了。”
“將軍,我們什麼時候有新的任務?”翁羽接著就問了出來。
古迅雷遲疑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那開始就告訴你們了。大家先去做好準備,陸戰隊已經把我們需要的後勤物資送來了,部隊得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當然,在休整的時候。別忘記訓練。張曉林,翁羽,你們是部隊的前線指揮官,應該對部隊的官兵素質有所瞭解了。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訓練。別擔心彈藥與燃料消耗的問題。反正袁野將軍已經保證給我們提供足夠的補給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現在唯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陸戰隊提供的後勤保障。至少在這方面,陸戰隊的工作還是相當到位地。
古迅雷隨後就給陸軍司令部發了電報,希望陸軍後勤部門能夠給太平洋戰場上多分配一批高效能的彈藥,而他甚至提出了要求裝備一批24式重型坦克,用新型號的25式坦克來取代現在的25式坦克。而他後面兩個要求確實有點過分,不說別地,幾百輛坦克用運過來,都得花上不少地力氣,而古迅雷需要的只是更好地。更多的彈藥,而他提出後兩個要求。實際上就是以進為退,讓陸軍司令部不好拒絕他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剛吃過午飯,袁野就趕了過來。上午的時候,袁野一直在忙著部署陸戰隊,而且陸戰隊的工程兵還在麥誇里港修建了一個臨時的水上飛機碼頭,後來古迅雷才知道,第一特混艦隊將派遣一批水上飛機過來,而這將是陸軍與陸戰隊的前線偵察機,這也是陸戰隊在修好前線野戰機場之前,唯一能夠直接為陸軍與陸戰隊提供支援的偵察機了。
“吃過午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