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海軍改革 第十二節 新的艦隊[第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多事情不是由廖漢翔與談仁皓兩人就能決定的,他們只是軍人,而他們需要考慮的只是軍事上的問題,而絕不是政治上的問題。在薛希嶽相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之後,海軍受到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具體的表現並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很多細節上,比如這次處理日本的事情上,就足以看出相將軍隊排除在處理政治事務之外的安排了。
日本的秘密代表團是在五月底到達帝國的,而且直接由薛希嶽相安排人員來與這些日本國內反對軍政府的人員會晤。隨後,海軍就收到了命令,根據可能出現的情況制訂幾套對日軍事行動的作戰計劃,也就是談仁皓與廖漢翔正在乾的事情。隨後,薛希嶽相派遣的特使與德國,波斯兩個國家的特使在德黑蘭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商討對日方針的問題。當時,同盟國在接受敵國投降的問題上還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唐帝國為了維護同盟國的團結,就必須要把日本投降這件事情擺到檯面上來講,而不能僅憑自己的利益做出決斷。
要達成一個針對所有敵國的統一協議是很困難的,不同的國家對戰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在針對俄羅斯的問題上,唐帝國的要求很簡單,只需要守住現在的領土就足夠了,而波斯帝國卻一直垂涎北高加索地區,德國卻想使其領土進一步的東擴。因此,在俄羅斯的問題上,唐帝國的態度是很保守的,只要俄羅斯不構成威脅就足夠了,可另外兩個國家卻不一樣,那麼在俄羅斯投降的問題上,三個主要國家的要求全都不一樣。日本問題也一樣,說白了,日本問題是唐帝國一個國家的問題。可現在牽扯到了同盟國的共同利益時,日本問題就沒有這麼好解決了。
三個國家的相特使在德黑蘭進行了數日地磋商之後,最終只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日本只能無條件投降,不能為退出戰爭而開出任何的條件。雖然這只是一個共識,但是卻包含了很多的內容。如果日本無條件投降,那麼就應該由同盟國出兵佔領日本。並且瓦解日本的現政權,組織一個新的政府。另外,日本還得在沒有任何商量的前提下與同盟國簽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這基本上意味著日本將喪失所有的主權,即使是在戰後,都將淪落為一個主權不完整地國家,永遠的受控於唐帝國,以及其他的戰勝國。
這個條件實際上是日本所無法接受的。在六月初,也就是談仁皓與廖漢翔還在為怎麼控制日本而制訂一系列的軍事計劃的時候,薛希嶽相就透過幾箇中立國向日本政府出了公告,如果日本不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話。那麼戰爭就會繼續下去。接著。薛希嶽開始安排內閣高階官員與日本的秘密代表協商,開始著手解決日本問題。
日本東條政府的回答是否定的,“無條件投降”是個新名詞。可任何人都明白,如果按照唐帝國的要求投降地話,那日本就將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並且永遠失去成為列強的機會。這與日本軍國主義份子地核心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馳的,這也同時意味著日本失去了最後的希望。在薛希嶽出了公開照會之後兩日,日本東條政府就透過中立國否決了這一提議,並且宣佈將抗爭到底。
日本政府的宣言實際上就是新的軍事行動開始的訊號,六月六日,薛希嶽相就下達了軍事行動的命令,隨即。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就拉開了。
“看來,我們的猜測完全正確了。”
談仁皓回頭看了眼已經動起來的運輸機,再回頭朝廖漢翔看去,“至少,這次我們應該有所準備地吧!”
“我這邊會盡快做好安排,當然,究竟怎麼處理日本,那還得看相的決定。”
廖漢翔拍了下女婿的肩膀,“回到艦隊之後。按照我們的計劃行動,如果能夠從此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這個麻煩問題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是功在千秋了!”
談仁皓笑著點了點頭。“那我就先上飛機了,你什麼時候去濟州島?”
“就這幾日吧,手裡還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好。”
“也許,我們下次就應該在日本見面了。”
廖漢翔也笑了起來。“希望如此,一路保重!”
兩人道別之後,談仁皓就上了飛機。這天是六月十一日,他先趕往了那霸,與在那霸休整的艦隊會合。飛機到達嘉手納機場的時候是下午兩點半,郝東覺在機場等著艦隊司令官的到來。
“情況怎麼樣了?”
吉普車剛動,談仁皓就問了出來。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保證你會大吃一驚地。”
郝東覺迅的把車開上了通往港口的道路,“兩艘新航母簡直太棒了,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航母!”
談仁皓靠在了座椅上。“官兵的訓練,還有飛行員的訓練工作都到位了嗎?”
“基本上都達到了要求,現在大家就在等你回來呢。”
郝東覺轉頭看了眼搭檔,“你對新航母有多少了解?”
“算是有一點了解吧。”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他對戰艦的興趣永遠趕不上郝東覺。
新服役的四艘航母是帝國建造的第三種艦隊航母的頭四艘,該級航母的名稱為“湖”是以帝國的各大湖泊命名的,而頭四艘中的“興凱湖”號與“岱海”號兩艘就分配給了第一特混艦隊。
“湖”級航母是帝國在總結了前兩級航母的經驗基礎上設計的一種全新的航母。與“長江”級航母(實際上這是一級過渡型號的航母,如果是正式型號,那麼就應該以“江河”級命名,而不是以艦的名字來命名)不一樣,“湖”級航母基本上脫離了“皇帝”級航母的設計基礎,按照戰爭要求,以及軍方提出的一些建議全新設計的。航母採用了封閉式艦艏,並且採用了裝甲飛行甲板,加厚了水線以下部位的裝甲厚度。改進了內部艙室的設計,全艦一共有上千個水密艙,小分艙的設計方式提高了航母在中彈後的生存能力。另外,主甲板(機庫的那一層甲板)也採用了裝甲設計,與裝甲飛行甲板結合,極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水平裝甲防禦。最大的特點是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了38ooo噸,即使是輕載排水量也達到了32ooo噸,遠過了前兩種航母。增加的排水量並沒有用來增加航母的載機數量。大部分都用到了提高防禦上來。其中,航母地裝甲重量就達到了45oo噸。機庫採用了三段式結構,升降機增加到了三部,提高了航母載機的出動率,也提高了航母在受創後的持續作戰能力。航母的防空火力得到了全面加強,24門8o毫米高射炮,56門4o毫米高射炮,48門2o毫米機關炮,後期還增添了上百門小口徑機關炮,這極大的提高了航母抵抗轟炸的能力。航母載機數量仍然是1o8架(作戰時攜帶12o架。增添12架偵察機)但增高的機庫可以容納更先進的戰機,這為後來換裝新式戰機提供了基礎。
談仁皓只看過航母的設計書,這是帝國海軍真正需要的航母。“皇帝”級與“長江”級在設計的時候存在在大量地缺陷。而其中很多缺陷(比如木製飛行甲板,大分艙設計,開放式艦艏,以及沒有做任何分割設計的機庫)都是無法透過改進來彌補的。殘酷地戰爭證明,這些缺陷在很多時候是致命的(“太宗”號航母就是因為大分艙設計,以及電力系統的佈置不合理,而最終沉沒的)在這些缺陷暴露出來之後,帝國海軍就要求獲得一種新的航母,一種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的航母。
“湖”級航母還有一個重大的意義,這是帝國海軍第一種量產型的航母。前兩批各建造了四艘。而從第三批開始,則是一次型的建造六艘。航母量產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建造週期可以縮短到一年半,批次生產還可以降低零件地採購價格,控制航母的成本。另外,受損航母可以及時的得到維修,迅的恢復戰鬥力。這同時還簡化了艦隊官兵的訓練,提高了後勤保障的效率等等。
一路上,郝東覺都在興奮的談論著這兩艘航母。而當吉普車開到了碼頭上的時候,談仁皓也算是開了眼界。僅僅從外觀上看,“興凱湖”號都要比“玄宗”號大出很多,比“長江”號也大了很多。另外,與煙囪設計在一起的艦島也顯得格外地醒目,這要比以前的航母的島式建築大了很多。飛行甲板的面積至少增加了三成,這提高了飛機的起飛與降落效率,也增加了轟炸機出前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