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力挽狂瀾 第五十節 驅逐艦突擊[額定第三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房子孝少校在第二特混艦隊只能算是個很普通的軍官,就如同他的地位一樣,作為第二特混艦隊驅逐艦編隊的指揮官,他並不受人重視。那些能獲得巨大榮譽,而且能得到快晉升的機會好像都與他無緣一樣。從第一特混艦隊(談仁皓任艦隊司令時)到第二特混艦隊,房子孝少校的最大收穫就是從艦長升到了編隊指揮官(同時還兼任艦長)由上尉升為少校,並且在戰鬥中指揮驅逐艦擊落了7架敵機,在支援6戰隊時射了幾千枚炮彈。因此,他還得到了兩枚海軍勳章。
正是在這個不那麼顯眼,幾乎等於是牆角的位置裡,房子孝忠實地履行著一名帝**人的義務與職責,認真的做著一名驅逐艦艦長,以及編隊指揮官的事情。當常薦新讓他帶著編隊快前進,獨立作戰的時候,房子孝少校立即明白了他們的任務是什麼。也許在正面炮戰中驅逐艦連搭邊的份都沒有,可是驅逐艦有驅逐艦的力量,每艘驅逐艦上的那幾十條魚雷可不是好惹的,就算再龐大的戰艦也頂不住魚雷的攻擊!
“長官,參謀長他們已經與敵人幹上了!”bsp;房子孝微微點了點頭,西南面的那些閃光就是大口徑火炮炮擊時的炮口焰。先是第二特混艦隊的巡洋艦開火,數分鐘後,美國艦隊也開火了,而且美國戰艦的出的炮口焰要明亮得多(因為驅逐艦編隊距離美國艦隊更近)“參謀長的命令到了嗎?”
通訊軍官搖了搖頭,炮戰才開始幾分鐘而已,仍然沒有收到命令。
房子孝抬頭看了眼航海鍾,還有三分鐘,如果三分鐘之內無法收到參謀長的命令,他就將立即率編隊突擊,對美艦隊動雷擊!
僅僅從閃光的密度,還有悶雷般的炮聲就能判斷出,雙方的炮戰打得極為慘烈。房子孝很清楚。八艘戰列艦可以輕易的解決掉艦隊裡的那八艘巡洋艦。在炮戰中,沒有任何戰艦是戰列艦的對手。如果說戰列艦是中世紀地重灌步兵的話,那麼巡洋艦就只能算是輕步兵,身上沒有鎧甲,而且握持的弓箭根本就射不穿對手身上鎧甲的輕步兵!
“長官,我們要出擊嗎?”
房子孝一愣,立即抬頭又看了一眼航海鍾,已經到了預定的時間了。“參謀長還沒有訊息?”
通訊軍官搖了搖頭。如果收到訊息的話,他會立即告訴房子孝的。
“出,各艦做好魚雷射準備!”
房子孝沒有再遲疑,“遭到炮擊之後,各艦儘量保持編隊,如果失去聯絡,那就分頭進攻!”
房子孝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驅逐艦隻是海上地獵犬,而他們要攻擊的是八頭猛獸,別說戰列艦上的主炮。就算是那些巡洋艦上的主炮。還有戰列艦上的副炮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驅逐艦打成廢銅爛鐵!
其實,美國戰艦上的雷達早就“現”了房子孝這支驅逐艦編隊。“馬里蘭”號戰列艦上的雷達在交戰之前就已經現了西北方向上的那幾個“閃光點”可當時北面的“閃光點”更強烈。雷達操作員就判斷西北方向上地“閃光點”應該是海面雜波,而不是戰艦。雖然後來有人懷疑那是一支艦隊,很有可能是一支由驅逐艦,或者是輕巡洋艦(美國一直將唐帝國的大型驅逐艦當作輕巡洋艦)組成的小艦隊,但是炮戰馬上到來,這個懷疑還沒有得到證實,一批高爆彈就砸在了“馬里蘭”號上,而其中一炮彈(多半是一2oo毫米的高爆彈,是從某艘重巡洋艦上打過來地)就在安裝著雷達的後桅杆附近爆炸。結果,也就沒有人把這個現報告上去。
“賓夕法尼亞”號上的雷達也很快現了西北方向上的那群“閃光點”可是在“馬里蘭”號的雷達被破壞之後,“賓夕法尼亞”號的雷達就成了艦隊唯一的眼睛,要負責指揮整個編隊作戰(實際上就是為艦隊提供對手的大概位置,而炮擊是由各戰艦負責的,在炮戰開始之後,戰艦上的瞭望員可以利用敵艦上地炮口焰來判斷敵艦的位置,以此引導主炮開火,而不需要由雷達提供炮擊資料。而且,當時不管是唐帝國。還是美國的艦隊指揮系統都沒有完善到由一艘戰艦指揮一個艦隊炮擊的程度)更沒有可能去照顧到西北方向上的那幾個“閃光點”了。
三點三十三分,房子孝少校指揮的十六艘驅逐艦分成了兩個編隊,以35節的最快度向“Z艦隊”殺去。這十六艘驅逐艦中,有八艘是戰爭爆後建造的“城市”級,另外八艘是一戰後建造,在戰前已經封存,戰正爆後才啟封使用的老實驅逐艦(這些老實驅逐艦實際上很少參加艦隊作戰,其主要用途是為船隊護航)兩種驅逐艦上都有兩座五聯裝魚雷射管,可以齊射十條魚雷。這一雷擊能力在當時各國驅逐艦中僅比日本海軍的某些驅逐艦差,與其他國家大部分的驅逐艦都相當。可問題是,唐帝國海軍的魚雷卻並不那麼理想。
當時唐帝國海軍的主戰魚雷是o8型54o毫米魚雷(在唐歷13o8年定型)戰雷頭的重量3oo公斤,射重量14oo公斤,4o節時射程5海里,3o節時射程8海里。這個效能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比起日本的“長矛”差了很多。帝國海軍在戰爭初期吃了“長矛”的虧,雖然已經下令研製更好的魚雷,而且最好是“長矛”那樣的氧氣魚雷,但是兩年多下來,帝國海軍還在用o8式魚雷,新的魚雷連樣品都沒有造出來呢!
也就是說,房子孝他們至少要逼近到8海里的距離上射魚雷,而這已經進入了重巡洋艦火力的絕對覆蓋範圍。如果要取保更高的命中率,就要逼近到5海里,甚至更近一點的距離,而在這個距離內,美國驅逐艦上的主炮,巡洋艦與戰列艦上的副炮都能輕易的幹掉房子孝他們。
“雷擊”是“魚雷攻擊”的簡稱,說白了。就是用匕去跟敵人搏鬥,簡直就是海上拼刺刀地戰鬥。進行魚雷攻擊的驅逐艦都是凶多吉少,能成功逼近射魚雷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想逃跑,那就更是難上加難!
三點四十五分,驅逐艦編隊與“Z艦隊”相距十海里。此時“賓夕法尼亞”號上的雷達操作員終於現了危險,並且立即出了警告。而“Z艦隊”此時是向西航行的,而且為了讓艦隊裡的巡洋艦參加炮戰。戰列艦編隊正在向西南方向轉彎,拉開戰列線。換句話說,此時“Z艦隊”的八艘戰列艦的航線與房子孝他們的航線幾乎就是垂直地,而這正是魚雷攻擊的最好機會,那些驅逐艦衝上來做什麼,最蠢的水兵都能想到。
金梅爾沒有下令讓艦隊規避,那些驅逐艦還沒有射出魚雷。他仍然命令炮擊北面的唐軍主力艦,同時讓副炮對付驅逐艦。這個決策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用巨炮轟擊靈活的驅逐艦並不是個好主意,而射更快的副炮才是對付驅逐艦這類小型戰艦的理想武器。在金梅爾下達了命令之後。八艘戰艦右舷上的上百門副炮全都對準了房子孝他們。接著炮彈就射了出去。
“長官,敵人在朝我們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