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太近,等下一起開火,先殺殺美國佬的威風!”

姚柏巖已經有了十三個戰果,而他的僚機也有八個戰果,兩人都是王牌飛行員,都是真正地天之驕子。在距離敵機還有大概5oo米的時候,姚柏巖猛的一壓機頭,同時按下了操縱桿上的火炮射擊扭。

兩架戰鬥機幾乎同時開火,跟在姚柏巖左後側大概一百處的僚機飛行員一看到長機壓機頭就知道中隊長要幹什麼。姚柏巖親眼看到(照相槍也同時將這一戰果紀錄了下來)那串2o毫米機關炮炮彈打進了轟炸機的頭部,幾乎全都打在了飛行員座艙附近。僚機射出的5o炮彈(長點射,短點射的話大概會消耗2o炮彈)也有大部分打在了飛機左側的動機以及左翼翼根附近。接著,兩架戰鬥機全部俯衝脫離了轟炸機自衛火力的範圍。

“老姚,去幹掉兩架下面的轟炸機再拉起來!”

聽到僚機飛行員的喊叫,姚柏岩心領神會。戰鬥機在繼續俯衝,很快高度就從45oo米到了35oo米,度也過了32o節(快要到極限了)這次姚柏巖與僚機分頭行動(對付沒有護航戰鬥機的轟炸機,長機與僚機地配合就不需要那麼緊密了)當兩架戰鬥機從美軍戰術轟炸機機群內衝出來的時候,兩人各增添了一個戰果。

從艦隊西南方向趕來的第三個小隊在十五分鐘之後才到達,此時美軍轟炸機群距離艦隊已經不到2o海里了。前兩個小隊的戰鬥機都加入了對戰術轟炸機的圍剿之中,48架sBd(此時“無畏”僅裝備岸基航空兵,還沒有裝備航母載機部隊,主要是飛行員的訓練沒有完成)與TBd“掠奪者”轟炸機中,已經有3o多架被擊落,在其上空的B石也被擊落了近十架。

第三個小隊的“隼”沒有返回航母補充燃料(按照優先順序。這批戰鬥機沒有能夠獲得補充燃料地機會)而他們已經在艦隊上空巡邏了兩個小時,所剩的燃料並不是很多了,最多維持五分鐘的空戰時間(空戰時的耗油量非常巨大,是巡邏時耗油量的數倍)五分鐘就足夠了,因為五分鐘之後,敵轟炸機群就將進入艦隊防空火炮的打擊範圍,為避免誤傷,防空戰鬥機都會在這個時候撤出戰鬥的。

所有的戰鬥機都在圍殲那批漏網的戰術轟炸機,反而沒有多少留意上空的中型轟炸機。在所有飛行員地眼裡。那些戰術轟炸機的威脅才是最大的。反而不太重視中型轟炸機的威脅。可當他們現這些中型轟炸機的威脅也不小的時候,再攔截就已經太晚了。

當所有的sBd與TBd都被擊落之後,B25距離“玄宗”號也只有十海里。戰鬥機正在撤出戰鬥。而位於“玄宗”號航母東北面大概五海里的重巡洋艦“立春”號上的防空火炮已經高高的豎起,瞄準了轟炸機來襲的方向。12o毫米高射炮先開火,接著,8o毫米高射炮也跟著開火了。

屬於第一特混艦隊的四艘“節氣”級重巡洋艦沒有參加“菲律賓海戰”當時第一特混艦隊出海的時候,這四艘重巡洋艦正好在接受中期大改,其主要的改進就是增加了16座8o毫米高射炮。這是帝國海軍最新採用地高射炮,口徑適中,威力足夠(艦隊防空)有效射程與射高(對空)都不在12o毫米高射炮之下,在射。迴旋度與俯仰度(這兩項是戰艦高射炮中最為重要的兩項效能資料)都比12o毫米高射炮好得多。唯一缺的就是對地支援的威力,因此8o毫米高射炮是帝國海軍第一中中等口徑的專用高射炮。也正是如此,這四艘“節氣”級重巡洋艦沒有趕上“菲律賓海戰”在其完成了改裝之後,就回到了第一特混艦隊,隨後跟隨談仁皓出海了。

美軍的轟炸機並沒有在高空飛行投彈,而是在快要進入中小口徑高射炮射程(斜距大概3海里)的時候,突然迅降低高度,最後在距離海面不到2oo米的高度上向著由三艘巡洋艦(一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兩艘重巡洋艦)保護的“玄宗”號航母衝去。

遠處,談仁皓看到這些美國轟炸機的瘋狂舉動也是大驚不已,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國飛行員要用中型轟炸機做自殺性攻擊,不然的話,為什麼要飛得這麼低,這些中型轟炸機沒有掛魚雷,用炸彈只能進行水平轟炸,而水平轟炸的最低投彈高度大概8oo米,飛這麼低,不是給那些小口徑防空火炮攻擊的機會嗎?

郝東覺也在這個時候到了右側的舷窗旁(“玄宗”號航母編隊在“長江”號航母編隊的東面,當時艦隊已經完成轉向,正在朝西北方向航行)“這些美國轟炸機要幹什麼?”

談仁皓搖了搖頭,同時捏緊了拳頭,航母也許能夠躲過高空投下的炸彈,但是面對做自殺性攻擊的飛機時卻非常危險。

“司令官,安士樂少校的機群回來了!”

聽到參謀軍官的喊聲,談仁皓與郝東覺都立即朝艦隊的東面看去,可視線大部分被遮擋住了,他們只能看到從艦隊動面飛來的一部分戰鬥機,那正是返回的護航戰鬥機。這些戰鬥機上的飛行員好像都沒有看到艦隊上空的熾烈炮火一樣,而是直接從高空俯衝了下來,對這那些正在朝“玄宗”號殺去的轟炸機衝了上去。

“他們要幹什麼,該死,讓他們……”

太晚了,就算談仁皓現在要那些戰鬥機飛行員都撤走,他的命令也不可能立即送到的,而且,處於瘋狂狀態中的戰鬥機飛行員不見得會服從命令。

“柴紹”號上的防空炮手不問青紅皂白,立即就朝那些逼近的戰鬥機開火,兩架飛在最前面的“隼”被擊中,幸虧這兩架戰鬥機距離海面還有一千米左右,在飛機墜落之前,飛行員已經逃了出來,天空中很快就多了兩朵白色的傘花。

“讓那些炮手瞄準大飛機開火!”

郝東覺朝負責艦隊防空作戰的參謀大吼了起來,可這道命令要傳到炮手那裡至少需要一分鐘的時間。

很快,又有兩架“隼”被自己人的炮火給擊落,萬幸的是,飛行員都逃生了。這時候,戰艦上的炮手也注意到,那些是自己人的戰鬥機,這才停止了對這些戰鬥機的攻擊,將炮口對準了已經快到跟前的美軍中型轟炸機。

安士樂是掛在降落傘上看到他的手下幹掉了最前面那四架轟炸機的,而且更多的戰鬥機還在加入進攻,用最後的炮彈攻擊那些轟炸機。此時,開始按照命令在外圍盤旋的那些“隼”也殺了上來。姚柏巖少校衝在最前面。連安士樂少校都殺上去了,他還能繼續旁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