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反擊 第三十五節 危險與機會[525票的爆發](第2/2頁)
章節報錯
負責執行偵察任務的是楊士洪中校。他是第五航空聯隊的老兵了其資歷不在鄧子。張鼐鼎江文翰之下是當時第五航空連隊四大頂樑柱之一。可他不是戰鬥機飛行員也不是轟炸機飛行員。在第五航空聯隊改由第五艦隊直接指揮的時候他被分到了偵察搜救大隊擔任起了偵察機部隊地指揮官。後來聯隊再次改組成立了各航空大隊。而只有楊士洪領導的偵察機部隊仍然直接隸屬於聯隊司令官指揮而不是各航母大隊指揮。楊士洪只是被提拔為了中校軍官而不是鄧子他們那樣被越級晉升為了了上校。
當談仁皓讓航母上的偵察機出去尋找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的時候楊士洪就帶著另外十一個機組上路了。他們使用的仍然是“魚鷹”轟炸機只是掛的不是魚雷或者炸彈而是一具裝了5oo升燃料的副油箱。第一航母打擊群的兩艘航母上都各有8架這類轟炸機其根本任務就是偵察搜尋。當然。在必要地時候。楊士洪他們也可以讓偵察機掛上魚雷或者炸彈參加轟炸行動。
當時唐帝國並無專用的航母偵察機(直到一年之後唐帝國的第一種以偵察為主要任務的作戰飛機才開始裝備部隊)。所有的航母偵察機都是由轟炸機改裝的。而最大的差別就是這些偵察機上裝有一臺大功率電臺通訊距離達到了4oo海里甚至可以在更遠的地方送訊號。而當時轟炸機群中只有中隊長以上級別軍官的座機上才配有這類大功率電臺以便在完成轟炸任務後及時報告轟炸結果讓艦隊司令官可以迅決定是否需要補充轟炸。
在到達硫黃島之前機群一直在3ooo米的高度上飛行。隨後十二架偵察機散開。各自沿著設定好地航向前進另外飛行高度也降低到了16oo米。十月初地西太平洋並不平靜風雨天氣是很正常的。為了能夠現海面上活動的艦隊就必須要在雲層下方飛行。這很冒險同時也很危險。如果被日本地戰鬥機現的話那麼他們恐怕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每一名偵察機飛行員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就是艦隊射出去試探敵人的箭矢而多數偵察機在現了敵艦隊之後。都將被擊落那麼偵察機上的飛行員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硫黃島從飛機後方消失後楊士洪與後座上的領航員都高度緊張了起來。按照郝東覺告訴他們的訊息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很有可能就在這附近海域活動。那麼這附近肯定會有大批的日本戰鬥機活動。如果在現日本艦隊之前被擊落了的話那就太不划算了。
“中校你覺得日本艦隊會在這附近嗎?司令官昨天才說日本艦隊有可能在我們地東面現在怎麼跑到東北面來了?”
“誰知道呢說不定我們很快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了!”楊士洪揉了下眼睛“你盯緊點十分鐘後我替你!”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緊盯著一個地方看上二十分鐘這很容易疲勞也非常容易疲倦。這就是為什麼偵察機都至少得安排兩名飛行員的原因(日本的很多水上飛機上有三名飛行員)。只有兩人輪換這樣才能保證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執行搜尋任務的時候有足夠的精力並且能夠及時現海面上的戰艦。一般的規塗巨是二十分鐘輪換一次只是這次的巡邏時間不到半個小時因此楊士洪與他的領航員十分鐘就輪換一次。
“中校你真地覺得日本艦隊在這附近?”
“哪來的那麼多廢話?”楊士洪苦笑著搖了搖頭“做好自己的事情別給我添亂子就好了有現立即叫醒我!”
後座上的領航員吐了吐舌頭然後就朝戰機的左前方看去。海面上有幾個小黑點很模糊。他揉了下眼睛還以為是眼花了呢。當他看到那白色的戰艦尾跡的時候他立即就知道這絕不是眼花了!
“中校有現了左前方!”
楊士洪一驚立即朝著左前方看去那果然是一支擁有十多艘戰艦的艦隊。當他看清楚了那三艘“平頂船”的時候立即知道自己找到的就是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接著他猛的抬頭向雲層上空看去。厚厚的雲層遮住了他的視線可他知道在雲層上空肯定有日本的戰鬥機。
“立即報報告日本艦隊的具體位置。”楊士洪沒有半點的遲疑他已經操作著飛機上升選擇16oo米的巡航高度就是要能夠及時的躲進雲層裡避開日本戰鬥機的攔截。雖然現在日本戰鬥機還沒有出現他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在“魚鷹”鑽進雲層的時候無線電波也射了出去。當後座的領航員報告已經出了電報後楊士洪鬆了口氣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至於能不能回去他開始還沒有考慮過呢。
電波以光傳遞到了“長江”號航母上。此時是七點五十五分距離上一封電報才十分鐘的時間。當參謀軍官將電報送到了談仁皓手裡的時候談仁皓立即笑了起來。
“立即讓轟炸機群起飛!”談仁皓當即下達了命令“安排一箇中隊的護航戰鬥機然後儘快讓防空戰鬥機起飛。”
雷少卿也沒有耽擱任何時間立即就去傳達了命令。
五分鐘內第一航母打擊群的轟炸機就開始6續起飛了。這些轟炸機都先停放在了甲板上飛行員就在附近待命他們等待的就是出擊的命令。
談仁皓將第一航母打擊群的轟炸機留下來對付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的原因很簡單這兩艘航母上的航空大隊長分別是鄧子與張鼐鼎第一特混艦隊最厲害的兩名轟炸機飛行員而他們率領的轟炸機群的飛行員過大半都是老資格的飛行員!
請記住本站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