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位於後花園的叢玉樓,被收拾了出來,擺上了佛像。

叢玉樓一共兩層,位於東宮的下凹之處,是整個東宮地勢最低的。

宋側妃就帶領眾妃子,齊聚在叢玉樓的二樓大殿裡,準備太后娘娘壽誕之禮。

壽誕大禮是繡佛經,因此滿屋子的綢緞與針線。

不僅僅如此,宋湲還很講究,放了薰香爐。

顧清兒看了眼,心想:“這個時節,燕都略微乾旱,又是滿屋子的綢緞和紙,還點薰香爐,很容易失火。”

她思想過了下,並不往心裡去。

宋側妃帶著眾人,先淨手,然後在佛前上香、磕頭,唸了半天的經,這才坐下來做繡活。

眾人都分到了幾頁經文,以及綢緞與針線。

思柔公主坐到了顧清兒身邊,笑道:“你可會做?”

“不太會。”顧清兒道。

“慢慢來,心誠即可。”思柔微笑。

她時時刻刻都像個溫柔體貼的大姐姐,照顧著顧清兒。

眾人做了起來。

思柔公主看了眼,差點笑出聲。七名宮妃,獨顧清兒的繡活最差,她都談不上工整。

大章良娣很活潑。

她時不時說話,引得大家都附和,殿內充滿了愉快的交談聲。

蕭禛聽聞了此事,抽空過來瞧了一趟。

他首先瞧見了滿屋子的綢緞、紙,然後又聞到了薰香味,順著味道瞧見了香爐,第一反應也是:“在這樣的屋子裡點薰香,不怕走水?”

然後,他瞧見了眾女眷一團和氣,有說有笑。

蕭禛生於宮廷。

論起血淋淋的爭鬥,沒有比宮廷更殘酷的地方。

別看皇帝子嗣成群,那些夭折的不知多少;而宮內的妃子們,一茬接一茬的換。

這些女人,瞧著彼此和睦,實則內心深處恨死了對方。一旦有機會,她們可以殺人不眨眼。

因此,蕭禛從來不追求自己內宅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