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開始準備招代理商的相關工作,梁星也由著父親折騰。

全國實體店不僅僅只是為了GD賽車的售賣,更多還是為了後續開發的其他玩具。

畢竟GD賽車要跟跑,無形中就勸退了一大半人。

當然,有些人將這當成一種減肥方式,那又另當別論。

可惜現在資金確實不太夠,招代理商反而還能賺錢,確實比較方便。

正好裝完訊號塔,白石山的準備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梁星也開始有時間準備組裝生產裝置。

當然,首先得將大會最後的宣傳影片釋出,這次主要就是展示獎品以及正式公佈比賽時間。

現場門票估計不太好賣,那就直接賣轉播權。

預選賽、半決賽、決賽都是2000萬一場不二價,沒有獨家轉播權。

當場就有鬥音、2233彈幕網、飛鴿影片網等5家網站拿下。

第一屆GD賽車大會,網上已經傳的沸沸揚揚。

哪怕沒有玩過GD賽車,只要看過賽道的不少人都會有幾分好奇。

更別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車手們。

但畢竟只是第一屆大會,梁星喊價還算比較保守,買下轉播權的5家影片網站也都是平行世界的主流影片網站。

有熱度,價格又不太離譜,那就必須拿下!

不然就是將觀眾拱手讓人,誰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回來。

反正樑星舉辦大賽的目的算是達成一半。

有這筆資金的注入,他也可以著手研究新的產品。

不是飛天掃帚這種非賣品,而是真正能夠推廣的玩具。

趁著採購材料的空隙,梁星閉關打造GD賽車的相關生產裝置,算是為代理商加盟做準備。

而隨著時間臨近比賽日,一些車手也開始造勢。

有人純粹就是為了蹭熱度,以鼓舞士氣為名,展示自己的GD賽車。

他們屬於一個車隊,配合默契,進退自如,影片拍攝出來的效果也還算是不錯,確實吸引了一批關注。

但真正體驗過實體店跑道的車手都知道,目前GD賽車的比賽更注重個體實力。

車隊配合默契確實視覺享受,但看GD賽車較多的觀眾都知道,車隊估計連預選賽都沒辦法透過。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GD賽車主要分為兩類,一類追求速度,車型較為輕巧,起步快,加速猛;另一類注重力度,車型更為厚重,爆發力強,穩定性高。

真正開發出如梁星的戰神號躍動炸彈那樣絕招的賽車很少,或者說即便有,賽車大會的訊息公佈後也都藏了一手。

絕招那當然要在關鍵時刻展示,這是常識。

良心社群APP也伴隨著GD賽車大會臨近而住進車手們的手機。

每天上GD賽車專區看看最近大傢俬底下的比賽以及改裝技巧分享逐漸成為車手們的日常。

很多人把遊戲都戒了,每天下班就琢磨著能去哪裡跑兩圈。

白沙市這種情況最為明顯,隨處可見提著賽車工具箱的車手。

而且一些車流量較少的馬路也明顯多出很多在路邊跑步或是輪滑的青少年。

他們將馬路邊的排水渠清理乾淨,以此作為跑道進行比賽。

雖然效果肯定沒有正規跑道那麼好。

但足夠長的距離,以及遺漏的小石子也能讓GD賽車記憶應對方法。

大會正規賽道還有沙地呢,那跑起來肯定比排水渠艱難。

有志競爭前八強的車手想方設法的嘗試各種跑道,就是為了GD賽車的自適應功能填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