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還嫌沒點挑戰力呢,大孫這麼搞,群臣都沒反應,有一種讓他誤以為大孫說的,好像站在官員那邊一般。
現在終於有個冒頭的了,肯定讓他說,大膽的說。
禮部站出來開口的,也不是個小官,那可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
殺不殺的先放一邊,先看看大孫如何應對。
得到允許的官員,朝陛下和太孫殿下作揖後道:“科舉制自隋而,經唐而興,延續至今已經有八百餘年,臣觀歷代君上,對於科舉制雖有所改革,但大致的方向,是沒有變化的。”
“我朝開科舉,取天下士,自洪武三年始,至洪武十七昭告天下,定下《科舉成式》。”
“三年一次的科舉,對於天下讀書人來說,那都是十年寒窗苦讀的準備,然現如今貿然大改,多少學子的心血,將要毀於一旦。”
“如今洪武二十五年,去年科舉,下次科舉便就在明年,如今大部分的學子,已經按照《科舉成式》去研讀經義,若在今年指定新的科舉制度,這些學子們,當該如何。”
“他們為之苦讀的經義,突然就沒了作用,又有更多新典籍需要學習,本來對於很多學子來說,四平八穩的局面,變得波瀾起來。”
“臣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遙想起當年的艱辛,不由為這些學子們感受到難過。”
“臣斗膽進言,按照太孫殿下的想法,似乎一下子要開諸多科目,這些要學子們如何面對,肯定是一下子就慌掉了。”
“大好的前程,就這麼毀掉了。”
“臣不敢代表天下學子,只是想請太孫殿下慎重,如這等影響大明全國改革之事,慎之為慎也不過。”
這位禮部侍郎,自然也是個怕死的,都已經當了出頭鳥,自然要多多保護自己。
真要出了問題,被陛下,或者說被殿下給嫌棄了,往後的日子,怕是很難過。
在用詞上,也算是思索了良久。
如今這番說辭,既能有領頭勸諫之用,也可以全身而退。
在洪武年間的朝堂上,頭鐵的官員墳頭草都三尺高了,能夠存留下來的,誰還沒幾把刷子呢。
別的不說,至少在謹言慎行這方面,一個個都是極為優秀的。
吏部侍郎這番話,等於直接把矛頭甩給了朱英。
眾多官員也是心生期待,在他們的感覺中,太孫殿下顯然很難出有力的反駁了。
不管從哪個方向去說,都很容易站到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上。
這大明天下,終究還是要文人來治理。
朱元璋聽到這話,也感覺到有些棘手。
不過他心中卻是無所謂,反正要是反對自己的文人,官員,想辦法弄死就行了。
朝堂上弄不死你,下了朝堂還能弄不死你?
作為從一個乞丐到如今的大明開國皇帝,有些手段,朱元璋根本不在乎,否則也不會有錦衣衛詔獄的出現了。
目光轉向大孫,朱元璋想看看大孫現在會如何對付這些官員。
朱英微微一笑,沒有絲毫壓力,便問道:“禮部掌管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不知張侍郎在進入禮部之前,可還曾在什麼地方任職過。”
張侍郎聞言,心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