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說起來,衛所的糜***之縣城還要來得更加的誇張。

“奉太孫殿下令旨,丹徒縣知縣劉秉元,觸發大明律法,貪汙行賄,草菅人命,罪大惡極,立即處斬!”

隨著一聲慘叫響起,劉秉元人頭落地。

那些一百多衙役,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曾經的知縣大老爺,就這麼沒了性命。

.....

丹徒縣的事情,很快就整理成情報,傳到了朱元璋這裡。

看著大孫在丹徒縣,快刀斬亂麻,輕鬆利落的解決掉知縣的經過,朱元璋笑得很是開心。

不過關於丹徒縣的情況,也讓朱元璋意識到了很大的問題。

微微沉吟過後,便將吏部尚書詹徽召過來議事。

詹徽來到華蓋殿,磕首作揖:“拜見陛下。”

朱元璋沒好氣將手中的文冊,直接丟到地上,呵斥道:“你自己好好看看,吏部這裡,做的都是些什麼事情,如此稽核官員,咱大孫隨便到了一處,就能出這般紕漏。”

“丹徒縣才多遠,左右離京師不過百餘里地,可謂是皇城腳下。”

“咱清掃貪汙官吏如此多年,卻有一隻老鼠潛伏在咱的腳下不得而知,是誰給了他如此庇佑,是你嗎?詹尚書!”

詹徽哪裡想到,這才剛一進門,迎接自己的就是陛下的雷霆震怒。

不過現在被罵得一頭霧水,除了知曉問題出現在丹徒縣,其餘都是不知。

大明江山縣城過千,誰又能記得那麼多。

只能是撿起文冊,一目十行,快速的瀏覽起來。

只是看到劉秉元的名字,詹徽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這人,他記得清楚,擔任丹徒縣的知縣,正是他親自舉薦。

說起來,今年過年的時候,還特意來拜訪過他。

看著文書裡的種種罪行,詹徽磕頭不止:“是臣識人不明,請殿下責罰。”

朱元璋有些不耐煩的道:“行了,起來吧,咱這次要你過來,並不是為了治你的罪,而是要找你來,好生商討一番,關於這些官吏,到底要如何治理之事。”

“咱這些年來,對於懲戒貪汙行賄,如此嚴苛,可頂風作案之人,依舊不在少數。”

“這些人之中,不少還是咱欽點的進士,無論是從面相上看,品德上看,咱都感覺不該是能夠做出這些事情來的。”

“可是偏偏,查探之下,就是這些人,枉顧了咱的恩德,一個個貪起來,越發可惡。”

“有些地方,連著三任官員,都被咱發現了貪汙之事處死,偏偏這上去的第四任官員,不顧前車之鑑,也是要貪。”

“大明開國二十六載,咱也殺了二十六載,偏偏這些傢伙,給咱一種殺之不盡的感覺。”

“詹徽,你倒是跟咱說說,他們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的語氣中,有埋怨,有憤怒,亦有不甘,欷歔。

在《大明律·刑律》中,朱元璋專設《受贓》一篇,共十一條。

依次為《官吏受財》、《坐贓至罪》、《事後受財》、《有事以財請求》、《在官求索借貸人財物》,對官吏受財的現象作了極為詳盡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