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輕抬眼皮,道:“天機不可洩露。”

趙胖立即作揖道歉:“是在下孟浪了。”

隨後趙胖有些遲疑的問道:“國師可是知曉倭國陰陽師。”

趙胖在外交這塊,算是主要負責人,不僅是對大明,對於倭國自然也有不少了解和研究。

對於倭國的陰陽師,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

姚廣孝聞言,語氣中帶著不屑:“歪門邪道爾,不值一提。”

若是別人這麼說,有誇大的嫌疑。

但姚廣孝說這話,半點毛病都沒有。

他的師尊,道士席應真,可謂是正兒八經陰陽學的正統繼承人。

倭國的陰陽學說,起源在於盛唐時期文學傳遞,但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講究法不輕傳,更別提傳入外族了。

所以倭國學到的那些東西,不過只是一些皮毛,半吊子水準。

精通儒釋道三教的姚廣孝,在目前沒有劉伯溫的世道,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明面上大明如今陰陽術數這塊最為巔峰者。

亦是最為正統的繼承人,雖然他很少展現有關於陰陽術數方面的學識。

......

正旦初二。

終於是到了這個日子,對於所有的皇子來說,都算是極為重要。

不是每年的今天,藩王們都能在京師過的,而今年格外不同。

主要的來源,自然就是太孫朱英。

朱英現在的官方正式名,自然就是朱雄英,這是已經入了宗人府的,不過作為太孫,無人敢直呼其名,這就跟在朱元璋面前喊朱元璋一樣。

朱元璋叫朱英,也是稱為大孫。

像是朱棣,私下裡稱呼朱英二字,只是一種習慣使然。

對於今天的朱棣,格外的緊張了許多。

別的藩王,大多數已經算是擺爛了,有父皇的現在,不管是什麼安排,規矩,沒人敢於去挑釁。

只要是父皇已經決定的事情,就不容有任何的反駁。

哪怕是這些親兒子的藩王們,也依然如此。

除了一些邊疆的塞王,多數的藩王都在內陸地區,他們自然是不想去上戰場打仗的,也不是說每個藩王都是文韜武略,驍勇作戰。

只是先前的一些訊息很模糊,比如如果不對外征伐藩國,選擇從文,亦或是閒散王爺,相關的待遇,福利,俸祿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定文。

這個大家也都很是清楚,自然是由太孫殿下親自制定。

也沒人敢去催促啥的。

在京師的藩王們可想而知,過了春節,就是交接手中親衛兵權的時候了。

很多人有不捨,但能有什麼辦法。

像是宮廷正宴,也就是晚宴了,大概就是下午三點左右。

宴會的地方,便就是乾清宮了。

宮廷內的宮殿,都是單獨非常完整,乾清宮裡自然也有專門的膳房。

別說目前不到二十人,便是三十四人,都不顯得擁擠。

目前來說的宮廷宴會,倒是和平常的宴會相差不大,由於是家宴的緣故,規矩禮儀上的講究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