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後裝燧發槍(第1/4頁)
章節報錯
烏斯藏都司。
大量的騎兵隊伍不斷的從九邊彙集過來。
騎兵這個兵種,正常情況下行軍的速度並不快,這似乎有些跟想象中的不一樣。
實際上除了特殊的奔襲外,騎兵還會有大量的輔兵跟隨。
步兵自然是步行,還需要拉著許多輜重,糧草。
動輒騎馬奔襲數百里,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再厲害的駿馬,也是需要休息的,它們並不能一直奔跑,甚至很少說能夠長途急行軍,這對於戰馬的損傷會很大。
只有抵達了作戰目標附近,騎兵才會脫離步兵單獨行動。
蒙古騎兵的急行軍,是攜帶七八日的乾糧,一人兩騎,而後輪流在前方引導馬群,騎兵們則在馬背上輪流休息。
蒙古軍平時也不會這樣損耗馬力。
九邊的兩萬騎兵,也不是呼嘯著一起,而是分成了二十個千騎。
每個千騎隊伍會配備兩千輔兵。
這些輔兵除了拉糧草外,同樣也可以充當步兵。
輔兵和步兵最大區別除了戰力外,還有甲冑。
輔兵通常是沒有甲冑的。
九邊騎兵抵達烏斯藏都司城之前,就已經透過驛站先行傳來了訊息。
騎兵隊伍來到後,就跟著安排的人員去進行安置。
都司城內酒樓裡,頓時就被大量的千戶佔據。
“曹泰,你這傢伙也忒慢了些,我等已於兩日前抵達,卻遲遲不見你人影,莫不是路上風沙迷了路。”
說話的青年是濮嶼,開國功臣樂浪公濮英之子。
他說的曹泰,則是開國功臣安國公曹良臣之子。
濮嶼話音落下,周圍立即傳來了一陣鬨笑之聲。
曹泰臉紅脖子粗的喊道:“誰迷路了,我那是被沿途的風景所影響,你們這些粗人,只顧著趕路,卻不見周遭美景,真是文盲。”
聽著曹泰這話,大家又都笑出來聲來。
那邊東莞伯何真之子何榮不由說道:“知道,知道,就你曹泰讀書多,咱們都是文盲,也不知去年考試之際,是誰因不合格被教官斥責,把咱們班的下限都給拉低了。”
大家肆無忌憚的開著玩笑,很是熟絡。
在這裡,一共有二十名千戶,除了年輕的特點外,便就是家世顯赫。
哪怕最低的千戶,其父輩也是大明勳貴。
當然,在這裡大多數的父輩,基本上都已經去世。
而他們,可以說是京師真正的勳貴二代。
當初,朱英就把這些二代們,一股腦的丟進了大明軍事學院進行操練。
騎兵是大明最為昂貴的兵種,而打造屬於大明的強勢騎兵,也是大的需求。
即便是在工業化不斷進步的大明,騎兵的強大也完全不可忽視,至少在數百年內,騎兵的強大都不可能被替代。
除非是工業再次更新替代,造出了汽車,摩托車。
這麼大的跨越,至少朱英活著的時候是沒辦法看到了。
因此騎兵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草原軍事基地訓練的騎兵隊伍,朱英就把這些從大明京師軍事學院操練過後,又丟了過去。
很顯然,這些從小就接觸軍事,並且受到了父輩影響的二代們,表現要比普通人更加優秀。
窮學文,富練武。
他們的根基底子要更加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