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臺在聽到大明進軍草原的訊息後,早就帶著部族逃之夭夭,廣闊的草原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會被明軍找到。

於此同時,阿魯臺也在不斷的派人探查明軍動靜。

“稟太師,明軍進入草原後兵分三路,分別由秦王,晉王,燕王帶領。其中燕王就是向著我們而來。”

“明軍在草原上修建鐵路,讓他們的火車能夠通行過來。”

阿魯臺聞言,面色有些凝重。

等彙報計程車兵出去後,這才和各個首領開始商量。

“太師,明軍這樣做,難道是想要留在草原嗎,他們把鐵路都修建過來了。”

“大明的皇帝似乎不急著來找我們,他們是想在草原上修建城池?”

“大明的皇帝瘋了吧。”

首領們議論紛紛。

阿蘇特部,實際上是蒙古化了的帕提亞人,亦稱阿蘭人,古稱闔蘇,起源於伊朗高原。

被成吉思汗臣服,後隨蒙古軍進入中原,組建了阿蘇特部,史稱阿蘇特軍團。

阿魯臺冷哼一聲,眾多首領頓時沒了聲響,在阿蘇特部,阿魯臺的威嚴很高。

“大明的皇帝想要在大漠追捕我們,簡直是異想天開,就算他要在草原建立城池又能怎樣。”

“難道他還能把整個草原都佔據了不成。”

“一百萬的大軍,聽起來確實很嚇人,但是他們的騎兵連十萬都沒有,其他的全部步兵,就那些慢吞吞的步兵,我們還需要害怕什麼。”

“不過我們不能任由明軍這樣修建鐵路,當派遣勇士去阻斷鐵軌,沒了鐵軌,那火車自然就不能開到草原來,怎麼也能給明軍造成一些麻煩。”

“這些事情,通知鬼力赤汗,讓他們的大軍配合我們,或許能夠埋伏明軍。”

阿魯臺擁立鬼力赤為蒙古可汗,但是瓦剌並不服從。

瓦剌有三個統領,分別是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他們跟阿魯臺,鬼力赤爭奪蒙古的統治權。

在額勒伯克汗被鬼力赤殺死後,其長子本雅失裡與叔叔哈爾臺吉逃亡去了帖木兒帝國那邊。

兩人可以逃走,這其中顯然有瓦剌的幫助。

現在明軍大軍來襲,鬼力赤和阿魯臺想借助明軍的力量,去擊潰瓦剌,從而獲得漁翁之利。

他們根本不會想去跟明軍正面對抗。

只是明軍人太多了,直接兵分三路,同時進軍瓦剌,韃靼,兀良哈。

這讓阿魯臺只能不斷退走。

——

兀良哈地區。

大量的明軍士兵不斷湧入。

這一支明軍就是由燕王朱棣率領。

兀良哈三衛跟韃靼,瓦剌,亦或是阿蘇特部有所不同,因為曾經臣服大明的關係,所以他們現在並非是完全的遊牧民資,而是屬於半農耕半遊牧。

在靠近遼東的地方,這裡就適合種植。

在這個時代,糧食非常重要,草原上的人口數目約在兩百萬左右,這麼多的人口自然是因為先前蒙元的關係,那個時候草原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原獲取糧食,人口快速增長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