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

這裡是南京城內最大的戲園子,也是最有氣勢的戲園子。

單單能夠在內城的區域佔據到將近二十畝地,就已經表示出其中的實力。

要知道在現在南京城內的內城區域,也就是臨近正陽廣場,距離皇宮最近的區域,那可是全天下最昂貴的地方。

在這裡,或許哪怕是一個廁所的位置,都是普通人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夠買得起的地方。

有錢是一回事,能買又是另一回事。

二十畝地,這背後有多少參與其中的達官貴人,誰也不知曉。

現在京師這邊,基本上百姓都已經擺脫了貧困階層,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是大戶人家。

街面上乾淨整潔,也見不到四處流浪的乞兒。

入京本身就要有相關的文牒,畢竟現在的京師人口已然是呈現爆炸性的趨勢,朝廷也沒得辦法,只能是做出此等限制。

如今的京師,不僅是大明全國的政治中心,還是乃至於整個亞洲的商務中心。

在這裡,黃頭髮藍眼睛,簡直不要太過於常見。

街道上四處可見操著蹩腳漢語的外國人。

當物質基礎達到滿足之後,自然就是更需要精神食糧。

話本在當今是非常流行的文藝,普通百姓幾乎都喜歡沒事就到茶樓去聽評書。

而更為高雅的,無非就是戲曲了。

其實兩者本身並無太大的區別,不過是說書先生一般就一個人,成本低廉,門檻稍低,學起來也容易。

這就導致很多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當說書學徒,不說大富大貴,但一口飽飯是沒問題的。

一般常駐茶樓的說書先生,都是茶樓裡包吃住的。

而戲曲就不同。

一來是門檻很高,這裡頭涉及到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二來服裝道具等在現在也算是比較昂貴。

其中還有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等多種品類。

個人上,更有生旦淨末丑多種角色。

比起只是簡單的聽書,戲曲顯然要在視覺上有更多的衝擊。

尤其是勳貴往上的階層,在最近這些年大明快速繁榮的同時,很多京師的家族趁著時代之風,一下子就飛了起來。

突然間就大富大貴,當然有暴發戶的感覺。

所以附庸風雅,轉換自己的身份,擺脫俗氣,就顯得很重要了。

畢竟在許多人眼中看來,想要攀交上層人士,一起聽曲看戲,無疑是最佳的方式。

而梨園,也就應運而出了。

能夠進入梨園的,無一不是達官貴人,單單門票百貫,就阻擋住了大部分人。

且普通票,每日都有限額,如果晚了些,哪怕是交錢也沒進去的機會。

人太多,太嘈雜,豈不是驚擾了在裡頭看戲的貴人。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

許多商人為了能夠進去,不惜是去買黃牛票,哪怕是貴個數成,甚至有時候數倍,那也是值得的。

梨園後院。

這裡來來往往的武生,花臉,青衣等多不勝數。

在梨園,有三個戲樓,一大兩小。

普通的戲子就只能去左右的小戲樓,只有大角,才能在正門的大戲樓裡演出。

梨園並非是一個戲班子,而是由大大小小數十個戲班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