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大孫是想要把咱的這些曾孫們,全部都放到海外去啊。」

自從朱英的兒子們一個接一個出生後,朱元璋幾乎就是每天都在坤寧宮裡了。

抱完這個曾孫,然後就抱這個曾孫。

在聽到兩個曾孫,朱文高和朱文日的名字後,加上朱文高的生母趙香熙是高麗公主,朱文日的生母是倭國公主,這其中寓意,已然是昭然若揭。

「高麗那邊倒是還行,倭國已有你四個叔叔在了,這放過去能行嗎?」朱元璋接著問道。

不管怎麼說,朱文高和朱文日都隸屬於太子一系,那麼藩地自然要有牌面。

按照目前定下的規矩,朱文高和朱文日都是有資格掌控真正一國。

倭國現在已經有四個藩王了,再把朱文日冊封過去,往後這倭國內的紛爭可就很是麻煩了。

「看到時候的情況吧,其實我並不覺得他們往後真的有能力可以掌控一國。」

「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即便是強行推上去也沒有意義,若是有這天賦,那麼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地盤。」

「區區一個倭國,我覺得並非是需要幾位叔叔分封而治,這太浪費幾位叔叔的能力了。」

「現在咱們大明重在開發整個南洋,直到西洋地區,等倭國那邊穩定之後,孫兒就想調兩位叔叔回來,再行征伐南洋之事。」

皇宮後院裡,寧妃和葉月清,還有已經四歲的小玉婷,一歲的小文承,其他幾個抱在手裡的娃娃共同遊玩。

朱英則跟老爺子在花園裡散著步,聊著現如今大明的安排。

朱元璋聽完後,笑著說道:「咱就知道你這傢伙鬼點子多,根本就沒想著要讓老二他們永鎮倭國,原來主意是打在這裡。」

「你這要讓老二他們來給你打江山啊。」

朱元璋完全沒有想到,大孫的腦回路會如此的清奇,直接就是要讓自己的叔叔們去開疆擴土。

從軍事能力上來說,朱元璋的這幾個兒子,個個都是非常能打的。

雖說在性格上是殘暴了一點。

但老話說得好,慈不掌兵,縱觀歷史上,多數的將軍沒幾個性格不殘暴的,反倒是這樣的性格,更容易讓自己麾下計程車兵變得更加具有戰鬥力。

冷兵器時代,戰場拼殺憑藉的就是那一股子殺伐之氣。

長期沉浸在這種戰爭之中,能有幾個脾氣好的,歷史上都只有鳳毛麟角,甚至很多都是戰勝後被美化。

戰爭啊,本就是不擇手段的事情。

「孫兒自知在帶兵這方面,比之幾位叔叔相差很大,唯一能做的方面,就是搞一下後勤,練兵,賺錢。」

「便就是政務上,也是很多不足之處,這當然也只能是依賴於朝臣們來解決了。」

「叔叔們有這般能力,當然是要人盡其用,孫兒心裡想著,幾個叔叔都是閒不住的主,與其縱情享樂,不若是為我大明建立不世功勳。」

朱英可沒有瞞著老爺子的意思,直接挑明說道。

朱元璋微微頷首:「大孫你這話倒真是沒錯,這幾個逆子,也就平日裡在咱的眼皮子底下還算老實,只要是出了這南京城,就沒一個聽話的,個個都給咱闖了不少禍事。」

「但是在帶兵打仗這方面,個個都是隨咱,真就有幾把刷子。」

說到這裡,朱元璋微微有些感嘆:「當年跟咱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們,如今一個個都是去了,就是咱最後的兄弟湯和,也是去了。」

「可惜了,他們沒能親眼看到咱大孫經營出的這盛世光景啊。」

聽到這話,朱英的嘴角微微抽搐。

湯和就不說了,其

他的那些老兄弟咋走了,老爺子心裡就沒一點數嗎。

大多數可都是老爺子你親手送上路的呀。

那荊條上的刺,可是拔得光溜溜的。

若不是自己來了,且也能壓住藍玉等淮西武將勳貴們,怕不是那荊條上連根毛都不剩下了。

「對了爺爺,孫兒最近下了一道令旨,把道衍再度召回了京師。」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對於道衍這個和尚還是有很深的印象,不斷從高麗過來的情報表明,道衍此人確實有著很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