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景隆的這番話,無疑
是點到了真臘的心窩子上,真臘大王子參列婆匹牙欣喜的說道:「大明願意出手幫助真臘嗎。」
大城王朝是一個新興建立的暹羅王朝,他的成立只比大明早十八年。
與已經腐朽沒落,社會矛盾尖銳的真臘不同,這個暹羅王朝有著很是強大的活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是暹羅,也需要看大明的臉色行事。
李景隆完全有干預的能力。
暹羅跟大明的朝貢往來很是密切,關係從總體上還算不錯。
這樣的不錯,是暹羅對大明的,主要是暹羅透過朝貢貿易,每年可以從大明購買到大量的絲綢,瓷器。
暹羅的地區位置很優越,他們可以從大明購置絲綢,瓷器後,然後透過莫馬塔灣,安曼達海向中亞地區,甚至是更遠處的印度地區,銷售這些在世界上有著鉅額利潤的商品。
正是靠著大明的商品,暹羅作為中間商,差價可是賺得足足的。
暹羅的使臣每年都會請求,讓大明給予更多上貢的機會。
大明的朝貢是有著嚴格的限制,不是說哪個國家想來就能來的,即便是來了,也不會給朝貢貿易的機會。
暹羅最多的一次,就是在洪武十七年進行了六次朝貢貿易,其餘則就要看大明的意思了。
現在大城王朝,巨大的營收完全就是來源於大明的朝貢貿易。
往往一船大明瓷器,絲綢過來,幾乎就能頂上暹羅自家領土整年的稅收有餘。
這也是李景隆為什麼敢這樣開口。
作為大明王朝的國公,他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讓暹羅的朝貢被降低次數,甚至降到數年一次。
只要不是大明的邊境國家,其實對於大明來說完全沒有太大的意義。
主要是供需不同。
南洋地區的沉香、象牙、犀角這些,雖說也是不錯,可這不是大明的必需品。
且給大明提供這些東西的國家太多的,遠遠不止暹羅。
往前大明水師沒有怎麼來南洋溜達,可他的強大同樣是南洋地區熟知,南洋這邊,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冒犯大明的威嚴。
對於真臘大王子參列婆匹牙來說,如果面前這位來自於大明的公爵,願意為他出手調停暹羅跟真臘的戰爭,那麼他的王位將會得到極大的穩固。
那些平日裡趾高氣揚,不怎麼把他放在眼裡的貴族大臣們,也將會真正的效忠於他。
李景隆沒有正面去回答真臘大王子的問題,而是轉而說道:「大王子的妹妹,蘇丹娜公主,是我大明太孫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
「當初安南的公主,同是我大明太孫的妃子,只是因為思念家鄉,我大明太孫就願意出兵數萬護送其回家探親。」
「關於真臘和暹羅之間的問題,其實我作為大明的國公,是沒有資格擅自參與其中的,在沒取得我大明朝廷的許可,隨意干預兩國的戰爭,可是要被問責的。」
「但是如果大王子可以跟自己妹妹取得聯絡,把現在真臘的困難告訴太孫,那麼想來太孫殿下肯定會幫助真臘,給暹羅施壓。」
「只要我大明太孫開了口,暹羅哪裡敢不遵從,即便是他們的國王不同意,暹羅的貴族們也會支援。」
這麼長的一段,翻譯足足用了將近三刻鐘的時間,好歹沒歹的算是給翻譯了過來。
其實這也不怪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