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2/3頁)
章節報錯
眼看著拜占庭帝國就要滅亡了,結果奧斯曼跟帖木兒就幹了起來。
蒙古騎兵真的就是整個中東地區和歐洲地區之噩夢,從來都沒有嚐到過失敗滋味的奧斯曼帝國,哪裡肯善罷甘休,自然要跟帖木兒大幹一場。
「調動五十萬大軍,這次我要親自出徵奧斯曼。」
正月期間,皮兒馬黑麻也被從德里蘇丹召集了回來參加議事大會。
對比德里蘇丹,奧斯曼這個中東霸主級的帝國,顯然要更為重要一些。
即便是帖木兒也不得以重視對待。
德里蘇丹就像是粘板上的羔羊,帖木兒並不覺得能夠翻起多大的浪潮。
但是奧斯曼帝國就完全不同,至少就整個中東地區來說,現在的奧斯曼帝國似乎沒有對手可言。
在進攻德里蘇丹前,帖木兒曾寫信給奧斯曼帝國進行警告:「你們如同螞蟻,切記不要挑釁大象,否則便被我們蹂躪報復。」
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自然也很強勢的回信:「如果我被你的軍隊嚇跑,那麼我的妻子便會拋棄我。可是你要從我的軍前逃竄,你的所有女人都會另尋他夫。」
兩個霸主級別的君王對話,誰也不肯示弱,這便讓帖木兒帝國跟奧斯曼帝國的關係劍拔弩張。
那些被巴耶塞特驅走,避難在帖木兒宮廷的土耳其諸侯為奧斯曼人制造了宣戰藉口。
很快,巴耶塞特要求投靠帖木兒的埃米爾向他效忠,為開戰創造外交藉口。
同時,奧斯曼帝國收回了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包圍,將兵力進行回撥,來面對跟帖木兒的戰爭。
隨著情報的往來,奧斯曼帝國對於帖木兒的瞭解加深,同時開始忌憚起來。
甚至於巴耶塞特都有些後悔,自己不該去招惹帖木兒的,拜占庭帝國都已經是煮熟的鴨子,可現在只能看著下不去嘴。
但是話都已經放出去了,總不能服軟吧,那就只能是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了。
倒不是說巴耶塞特害怕帖木兒,只是從帝國的利益出發,先行攻佔拜占庭奪取財富才是最優選。
現在拜占庭的財富沒有拿到,又轉而陷入到另一個戰爭泥沼。
帖木兒的強盛,是在最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興起,雖然在北印度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可這些並不被奧斯曼帝國放在眼裡。
大量的蒙古騎兵朝著邊境集結,有了新修的水泥道路,帖木兒輕而易舉的就集齊了差不多四十萬大軍。
寒冬剛剛過去,帖木兒就率領著十萬精騎從撒馬爾罕出發,在開春後要跟奧斯曼帝國來一場曠世大戰。
這一次的軍隊規模可謂是帖木兒的所有精英所在了,而且是在帖木兒親征的情況下。
除開了德里蘇丹的三十萬大軍外,這五十萬大軍是帖木兒所能動用的全部軍隊了,畢竟其他邊境地區也需要軍隊來維持穩定,不可能說全部都抽走。
當然,說是五十
萬大軍,實際上帖木兒的核心精銳並沒有這麼多,其中大多數都是奴隸軍組成。
帖木兒的核心精銳大概是十多萬騎兵和少數精銳步兵,同時還有三十二頭戰象。
奧斯曼這邊的主力兵在八萬五千人,有強大的耶尼切裡近衛軍、西帕希騎兵以及來自塞爾維亞盟友斯特凡的騎兵加上僱傭軍組成。
如果帖木兒此次敗了,那麼對於整個帖木兒帝國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危機。
「可惜了,距離太遠,完全沒有辦法參與進去啊。」
朱英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後的事情了,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正常來說從撒馬爾罕到大明京師,哪怕是最快的行程都需要將近半年的時間。
為了更好的得到中東地區的訊息,朱英特地打造了一條專門用來傳遞情報的驛站軍用路線,並且派出了專門的人進行訊息的傳遞,其速度不下於百里加急。
且這個專用路線的情報傳遞,哪怕是平時都是至少七天就要進行一次,如果有什麼重大情報更是連夜出發。
為此大明朝廷自然是付出了不少人力財力,傳遞情報的驛卒都是一人雙馬,其中主要成員都是蒙古人,甚至是北元騎兵。
之所以使用大量蒙古人,主要是他們有著馬上睡覺的本事。
自撒馬爾罕到大明京師的這段路程上,尤其是經過吐蕃的這一段,很難建設路程過短的驛站,往往兩個驛站的距離就有數百里地。
蒙古人的這個特殊本事,可以讓情報星夜兼程的穿過遼闊的吐蕃地區。
三個月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