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那邊的走私商販是怎麼掙大錢的。

首先自然就是運輸違禁品,從明朝這邊買下來的貨物,到了草原上立即是溢價數倍,甚至是十來倍。

官府管制得越厲害,溢價自然就越高。

其次就是從草原這邊部落的手裡去收購戰利品,然後又在中原這邊的市場進行銷售。

一來一回從中賺取鉅額的利潤。

朱英最早是幹嘛的,乾的也是走私這個行業,還是走私裡的頭頭,對於其中的貓膩當然是清楚的很。

其實這些事情掰扯開了來說是很簡單,唯獨是文官集團都瞞著皇帝。

滿清十大皇商,哪怕是在明末的時候,能對抗朝廷嗎?

並不能,他們依靠的就是欺上瞞下,耗費錢財拉攏相關的官員,把所有的訊息都給封鎖住,人人都知道,唯獨是皇帝不知道。

加上邊關缺餉,許多邊關士兵苦不堪言,誰給餉誰就是爹,自然導致了整個明末事情的腐敗。

即便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但只要有餉,邊關還真不是滿清想要幹進來就能進來的。

後世有言: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而走私,已經遠超百分之三百了。

稍不留神就會掀起驚天大浪,與其是給別人賺去了,還不如是自己來賺這個錢。

當然,不是說朱英還去當走私犯,那豈不是挖自己的牆角。

只是在合適的機會下,用大明現在的資源,來操控這些草原部落的行為。

比如是現在,讓草原的部落聯合起來,去對抗逐漸強盛的帖木兒帝國。

歷史上帖木兒東征的時候就死了,但朱英可不想去賭。

他對於現在的改變太大了,誰知道帖木兒也會不會受到影響,即便是說根本不怕帖木兒東征,現在運用一些手段去打擊也是不錯。

「希望大明會遵守承諾。」馬哈木認真的說道,很顯然,他同意出兵了。

姚廣孝的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我大明的信譽有口皆碑,且這也不是可汗一家之事,涉及乃是整個草原,還請可汗放心。」

準噶爾部是瓦剌眾多部落的領頭羊,基本上馬哈木同意的事情,其他兩個部落除非是利益相差太大,否則就不會拒絕。

對於馬哈木來說,尤其是整個瓦剌所有部落,都在羨慕著北元的一切。

北元的日子好過了起來,不必冒著打秋風的危險就能從大明那裡獲取到大量的糧食,生活必需品,甚至是一些珍貴的貨物。

普通的草原民想要吃上飽飯,草原的貴族更是痴迷於大明的瓷器,絲綢,還有各式各樣的奢侈品,這就只能是依賴於中原王朝,他們本身可沒有什麼產出的能力。

其實就最近而言,馬哈木也很是難做,因為已經有不少邊緣的小部落直接是投靠到北元那邊去了。

想要加入到北元僱傭協會里去接任務,可不是隻要是草原民都可以的,必須是有北元已經登記入冊的部落允許才行。

名義上瓦剌都是屬於北元的,這些部落回到北元管轄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更是談不上背叛二字,應該說是迴歸更加貼近一些。

姚廣孝的到來,正好是給了馬哈木機會,能夠收攏瓦剌各部族的機會。

這年頭,但凡是跟大明合作的,基本上都賺麻了,馬哈木當然也是要搭上這條船。

說實話的,對於這些事情,朱英其實都不是很瞭解,否則就不會讓姚廣孝過來,這等簡單縱橫之事出動姚廣孝,還真就是殺雞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