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第2/4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不是朱元璋嚴令禁止不得荒蕪田地,只怕是大量的農戶都要被招走跟著跑海去了。
「北方的形勢不錯,東海那些女真人,散落的蒙古人都已經被招安,咱看是到了大力開發黑土地的時候了。」
在朱元璋的心裡,錢財固然重要,但糧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從小餓怕了的他,最擔心的就是糧食問題。
因為大孫推崇商道的緣故,所以朱元璋也沒有再對商人進行打壓,算是默許了商人地位提升。
而大明各地,大量官營,民營工廠建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種田哪有做工好。
往前一年的收成也不見得能換出三四個月的工錢來。
且不用擔心天災這些,只需要賣力幹活就能得到溫飽,這不比土裡刨食要好得多。
農戶的流逝,自然會影響到整體的收成。
朱元璋從歲入明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明寶鈔的歲入呈現很高的上漲趨勢,可有了高產作物大量種植的糧食賦稅,增漲幾乎都要停歇下來。
在這其中,高產作物甚至是佔據了大頭,大米小麥這些產量沒有怎麼降低,但也沒有多大增漲。
是以朱元璋當然就把心思放在了黑土地上。
「其實爺爺不用太過於擔心,黑土地自然是到了開發的關鍵,但我們大明實際上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缺少糧食。」
「海外地區這塊,尤其是占城和安南,已經有不少商人承包土地,僱傭人進行種植。」
「那邊的水稻產量很是豐富,一年有三熟四熟,且口感上更佳。」
「孫兒已經在引導一些大的海商進行糧食買賣,目前雖還未形成規模,但已經正在不斷向我大明進行運輸。」
「黑土地那邊,不僅僅是漢人,亦是可引進草原各族,甚至是包括高麗在內進行聯合開發。」
糧食是根本,朱英當然不會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費在單純提高經濟上。
況且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黑土地開發的難度會更加提高。
反倒是南洋地區對於小冰河期的抵抗很強,畢竟那是熱帶地區,再冷都冷不到哪裡去。
糧食生產這塊更是不用過於擔憂。
王朝的壽命向來是受到氣候的影響,發展南洋地區則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延續大明國祚。
只要熬過了小冰河時期,整個世界的人口都會迎來一次爆發。
簡單點說,南洋地區就是大明的渡劫之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二十萬護送大明太孫前往倭國的將士基本上已經聚集到位了。
再過不久就能出發。
也是在這個時候,在高麗擔任國師的姚廣孝,收到了來自於朱英的信件。
「說服瓦剌圍攻帖木兒,看來太孫殿下終究是沒有忘了我。」
姚廣孝很是高興。
其實對於在高麗擔任國師,真是讓姚廣孝提不起太大的興趣。
李成桂完全不是姚廣孝的對手,這就讓姚廣孝感覺到很是無趣。
因為三方制約的關係,尤其是涉及到高麗的歸屬問題,註定了姚廣孝無法一家獨大,只能是進行牽制。
金銀財寶,權勢地位這些對於姚廣孝來世只是浮雲,他更想的是施展自己的抱負。
僅僅只是攻佔倭國那邊,姚廣孝完全沒有太大的感覺。
主要是在對倭國的征討中,高麗只是個輔助位,明軍才是主力,這就讓姚廣孝感覺很沒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