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是這次代表大明的齊泰,也跟著撫卹而笑。、

齊泰目前也算是朱英的人了,在前年的時候,齊泰就曾經被朱英派遣到河南調查關於饑荒的事情。

後來高產作物的種植加多,自然各地饑荒也逐漸的減少下來,即便是有什麼天災人禍的,也可以很快的把流民安定。

齊泰當時去河南巡查,是以暗中的身份進行,回來之後朱英也沒有急著將其進行一個升職。

畢竟有些東西沒必要是這麼的著急,職位升太快了,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一直到最近的

事情,關於選定這次跟草原談判帶隊的負責人時,是朱英定下讓齊泰來負責的。

齊泰對於邊關很是熟悉,他過來主持的話,不會跟當地邊關造成什麼矛盾衝突。

這一點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類似於這樣的談判,自然是需要邊關將領的配合才行。

比如說這次的造勢,對於大明來說,就比較有所影響力。

而便是在大明這邊大臣對北元大臣嘲笑的時候,即便是北元大臣心裡頭極為難受,也沒有辦法發洩出來。

畢竟,他們在這個時候,屬於漢女乾的身份。

自小就是從中原王朝長大,本身也是漢人,最後卻選擇去輔佐北元做事。

這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無可厚非的。

畢竟他們在大明沒有得到重用,自然就是選擇去輔佐北元,從而得到認可和施展抱負的機會。

這樣的人,從來就不少。

只是他們沒有想過,大明其實已經給了他們太多的好處了。

這些人最次也是秀才級別,能夠有讀書的環境,也完全是依賴於中原。

只不過曾經蒙元入住中原,於現在的時代,對於漢女幹來說沒有這般大的排斥。

但是嘲笑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之中,大部分其實並非是最初效忠的蒙元,除了少數一兩人,多數其實還是在北元事情才投奔過去的。

「各位其主,就不要來說這些陳年往事了。」

「咱們現在需要聊的是,關於大明燕王。」

「我看你們這次,很是沒有誠意呀,要不要談判先暫停兩天再說。」

「反正燕王在咱們那邊,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用是過於擔憂。」

一名年歲頗大的北元老臣,咳嗽兩聲之後,慢悠悠的說道。

這般話語,好像是燕王正在遭受什麼折磨一般。

不等大明大臣們說話,這老臣繼續道;「屆時我也跟燕王聊聊,說是大明這邊,好像不是很急著讓他回去。」

「大概燕王也比較喜歡草原的風光。」

當這老臣說話的時候,周邊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即便是哈爾臺吉,臉上也露出幾分恭敬。

似乎這位效忠於北元的漢人老臣地位頗高。

齊泰沒有說話,而是緊緊的盯著這張老態龍鍾的面容,上面是一圈圈的皺紋。

但論年紀來說,怕是沒有八十也有七十好幾了。

半晌,齊泰帶著幾分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您是...歐安民歐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