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1/4頁)
章節報錯
這是國有和私有的區分。
群英商會目前的情況,雖說是歸納到了內帑的名下,但實際上還是屬於朱英個人操作的範疇。
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區別。
畢竟這大明天下都是朱英和朱元章爺孫倆的了,那這群英商會不就是左手倒騰到右手嗎。
實際上還真不是這麼一回事。
目前在群英商會里所有管事,掌櫃,尚且不屬於大明官員體系,他們的身份,還是在商人上。
就現在而言,商人的身份,是極為卑賤的。
兩年的時間,即便是朱英這般的諸多影響,也不能說一下子讓商人的地位轟然而起。
變化之大的或許只有京師,像是那些稍微偏遠一點的地區,固有的思想很難說一下子就轉變過來。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由,所以群英商會的商人,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太孫殿下的產業,哪怕是再清廉的官員,能夠抵擋得住這商會里的人拉攏?
難道你是不想跟著太孫殿下混了嗎?
甚至於許多跟群英商會中人相互勾結的當地官員,還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這是秉持太孫殿下的意思。
從根本上說,一般官員也得罪不起群英商會。
因為模式的不同,所以商會里頭的利益糾纏更為現實,誰能賺錢多,誰能給太孫殿下掙來更多的寶鈔,那麼他的地位就越高。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哪個人都是想要往上爬的,尤其是在商會里,那不僅意味著更多的錢財,還同樣意味著更高的權力。
在面對群英商會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同時,假若有官員得罪,是很容易透過一些曾經的關係,直接將訊息傳達至其上官那裡。
一般也得是賣個面子,而相比地方官員,群英商會的訊息傳達速度更快,一下子就給拿捏住了。
碰上什麼硬骨頭,那也簡單,隨便搞點誣陷就能讓其掉了頭上的烏紗帽。
沒了官身,那還不是隨便整。
這本來嗎,朱英先前就是這麼幹的,現在朱英幹了太孫了,下邊人的性子還沒有轉過來呢。
那忠君愛國,跟我賺錢牟利有衝突嗎。
好像沒有吧。
這也就導致最初跟著朱英走過來的老人們,現在反而是成了商會里的毒瘤。
好像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沒錯。
當初的朱元章,也是經歷過這麼一遭的。
大明建立的時候,那些跟著打天下的功臣名將,何嘗又不是跟現在的群英商會一般模樣。
朱元章便是深知這一點,所以當第一份涉及到大孫的奏報從錦衣衛那裡傳遞過來時,就明白了自己走過的老路,可能大孫也要跟著走一遍了。
也虧是錦衣衛,若是一般人,還真沒有可能把這個訊息傳到朱元章這裡。
群英商會致力於情報發展,對於各地的各類情況掌控得非常精細,而其中唯獨缺少的一環,便就是在錦衣衛這裡了。
….
朱元章在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並沒有把事情直接告訴大孫。
而是暗中下達諭旨,讓錦衣衛收集更多關於群英商會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