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大明現如今的狀況,讓朱英還是非常的意外。

不是太強,而是太弱了弱到和朱英意識中的大明,完全不是一回事。

歷史上對於洪武年間的大明,無一不是誇讚為主,單單從政治清明的角度上,

確實如此。

但實際上,就現在洪武二十五年,在朱英心中估算中,整個大明至少有五成的百姓,依舊處於吃飽和吃不飽之間徘徊這還只是個保守估計,也就意味著稍微一點災亂,就會有大批的百姓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大明的百萬雄獅,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屯田兵,也就意味所有軍戶目前的主要工作,依舊是種田,和農民沒啥太大的區別。

多數奏章上,軍戶逃荒的也是多不勝數。

當然,就目前這個情況,也不是僅僅大明如此,天下大抵皆是如此。

像現在的帖木兒帝國,只不過是將內部的矛盾轉移到外部,透過不斷的征戰掠奪錢糧養足自身。

一旦停止征伐,陷入內鬥,也沒啥好日子過。

在瞭解到這些具體情況後,朱英接下里就是策劃關乎整個大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用五年的時間,讓大明自上而下整體進行一個極大的改變。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天方夜譚的感覺,但朱英仔細想過,理論上是可以達到的。

這前提的老爺子對他的絕對支援。

思索間,書房的門被推開,打斷了朱英的思路。

抬頭一看,正是老爺子,在老爺子的旁邊,還有一位依著華麗的婦人。

寧妃雖然年紀大了,但保養還不錯,依稀能看到年輕時候的美貌。

當朱英抬起頭,和寧妃對視的時候。

寧妃眼神一下子就顫抖起來。

僅僅不過一瞬間,她就徹底明白,為何陛下會這般認定。

在大明建國前,寧妃就已經跟隨朱元璋了。

那個時候,家裡主事的,自然便是馬皇后,寧妃這些妃子,每日都和馬皇后一同生活。

馬皇后,寧妃等人,皆是從年輕貌美的時候一路走來,情同姐妹。

在朱英的身上,寧妃看到了年輕時候馬皇后的影子。

“雄英,真的是你嗎。“寧妃語氣額抖,有些不可置信的開口。

小時候的朱雄英,寧妃也是時常陪伴在一起的。

朱英沒有搭話,而是有些疑惑的看向老爺子。

朱元璋介紹道:“這是寧妃,小時候和你奶奶一同照顧你。”

說完,轉頭對寧妃說道:“大孫雖饒幸逃過一劫,卻失了憶,曾經的事情都記不得了。“

“寧妃娘娘。”朱英作揖稱道。

寧妃年紀大了,視力差了許多,尤其是晚上更看得不算清楚。

忍不住向前幾步,走到朱英的面前仔細端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