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英的生意很多。
沿海那邊也是一個重要的海外銷售渠道。
對於沿海那些走私商販自然瞭解不少,畢竟很多貨都是從他這裡出的。
有心之下,基本上沿海的走私商販都有一定的瞭解。
朱元璋聽到這話,眼睛一亮。
“咱恨那些走私商販久矣,倘若大孫當真瞭解,這次必將其全部剷除,連根拔起。”
“如此至少十年內,咱大明沿海定能安穩不少。”
朱元璋當然不會認為,把這一批走私商販給弄完後,就一直無憂。
沿海問題一直很棘手,朱元璋也是明白其中的根源。
只要有利益,過了一些年後,這些走私商販又會死灰復燃。
想要真正的解決,唯有徵伐倭國。
不過對於征伐倭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便是蒙元時期,忽必烈兩次征伐倭國,均以失敗告終,損失慘重。
鑑於前朝的失敗經驗,朱元璋哪怕派過去的使者被殺,都把這口氣忍了下來。
“沿海地區的根源,在於倭國。”朱英再次說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有些皺眉。
他感受到了大孫似乎個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一般。
總是想要去征伐倭國。
這讓他有些費解。
在朱元璋的心中,好好守住大明江山才是王道。
倭國那彈丸之地,哪怕有些金銀又如何。
地處貧瘠,據說災難頻發,即便攻打下來,還要費盡心思治理。
沉思片刻,朱元璋對朱英問道:“倭國於我大明,不過疥癩之患。為何大孫的心思,總是在倭國之上。”
朱元璋最為擔心的就是,大軍出征倭國,便如同前朝蒙元一般,影響到大明根基。
所以哪怕倭國目前極為囂張,他也只是斷了倭國的朝貢,拒絕和其交往,並且立為不徵之國。
但是大孫這般,朱元璋能夠清晰的感覺到。
一旦日後大孫繼承皇位,在自己走後,就目前來說,絕對不顧自己的囑咐,強行攻打倭國。
朱英聽到這話,腦海中閃過前世的記憶,毫不顧忌的露出仇恨之色,道:“倭國於我,有不共戴天之仇!”
朱英目前是準備在安南開國,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便征伐蘇祿。
而後攻琉球群島。
以琉球群島為跳板,征伐倭國。
看似比較麻煩,也是為了避開大明。
其實現在的蘇祿和琉球群島極為落後,不需要耗費多少兵力輕易就能佔據。
朱元璋聽到大孫話中那銘刻在骨子裡的仇恨,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