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自小貧民出生的他,靠著當和尚唸經的機會,開始識字。

而後就是不斷的學習。

像朱元璋這般勤奮好學的人多嘛?

很多,多不勝數。

但是能夠學以致用,甚至學到文韜武略的境界,卻是鳳毛麟角。

朱元璋起事於窮鄉僻壤,當時陳友諒兵馬眾多,勢力強大。

張士誠則錢財萬貫。

唯獨朱元璋在這兩方面,都不算強。

有人提議先攻張士誠,奪其財,而後戰陳友諒。

朱元璋直接否定,反而先攻陳友諒。

他慎重分析兩人性格。

陳友諒性格驕狂,張士誠器量窄小,性格驕狂則喜歡挑起戰事,器量窄小則沒有遠大抱負。

因此要先攻陳友諒。

果然,鄱陽之戰,張士誠軍隊沒有邁出姑蘇一步去進行援救。

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制勝於敵,可見一斑。

能平息禍亂,取得天下,哪裡是運氣二字就能說得清楚。

而後大明建國,治理天下。

大明律法,軍法,禮法,祭祀等各項制度,皆是由朱元璋親自操刀。

元末戰亂過後,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休養生息,國力蒸蒸日上,足可見其治國也是大才。

朱元璋終究不是全才,在商業這塊,卻是屬於朱元璋的弱處。

這也算是受到了歷史的侷限性吧。

不過在理解能力這一塊來說,朱元璋算是通透。

經過朱英的解說後,頓時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套路。

“秒呀,真是秒,這般如此簡單的道理,怎麼就從未有人想到過。”

朱元璋一拍桌子,差點沒把朱英嚇一跳,而後大聲道。

還沒等朱英說話,急速的樓梯聲想起,蔣瓛已然出現在了雅間門口。

“咱這沒事,下去吧。”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動了,對蔣瓛吩咐道。

蔣瓛沒有說話,微微躬身,而後退下。

“老爺子,你這護衛,到時忠誠得狠。”朱英看了眼蔣瓛,久經殺場的他,自然能感受到蔣瓛身手不凡。

“還算不錯。”朱元璋隨口說了一句後,緊接著說道:“你這個想法咱剛才仔細琢磨了一番,確實大有可行,只是其中細節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