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海綿裡的血(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
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作者:無名氏
......
平均壽命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統計資料。
比如說,目前的西牙裡王國,凡人的平均壽命是36歲——不包含超凡者,畢竟這些‘幸運兒’是遊離在取樣群體之外的特異性案例,統計學層面的權重影響應當忽略不計。
像是各封建領地的大小貴族,如果沒在千奇百怪的家族內鬥中‘死於非命’,按照貴族們的生活質量,自然活到50歲左右是非常輕鬆的——然後就會容易因為難治的基礎性疾病,體能逐漸衰弱,壽終正寢。
而那些大多數的人:小手工業者,自耕農,佃農,奴隸。雖然皆有充足(或者超量)的體力勞動,終究因為物質的匱乏、生活環境的不健康,導致大多數人在30歲左右漸漸的開始體能衰弱、基礎性疾病纏身,沒過幾年就一命嗚呼了。
唉,也算是壽終正寢?“活的不好,死的更早”,僅此而已。
那麼,在這種平均壽命36歲的社會環境下,實際勞動力的年齡範圍低至8歲,顯然是很殘酷、很正常的事情。
初陽在固斯城內外的走訪調查,讓他對自己領地上的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分工情況,有了一定了解。
嗯,好事。
行政管理的效率優劣,是一種【雙向奔赴】:
底層擺爛,領導再認真也無奈‘指揮不動’。
領導傻逼,底層再熱情也搞成‘事倍功半’。
如果初陽並未選擇親自去調查,而是讓管家“看著辦”的話,盡忠盡職的管家還真就‘看著辦’咯!
直接從城內城外隨機抽選一批壯勞力,要求你們為領主老爺幹活,城堡支付你們工錢,這叫有償徵招。
什麼?影響了你們原來的勞作時間段?
忠心耿耿的管家表示:關我屁事!
工錢給我拿好!趕緊去幫廚!不要不識好歹!領主老爺的旨意,懂了麼!
魔鬼攤手.jpg
李迦束循循善誘(呃,該說‘引誘’?)少年領主親自到民間走訪調查,就是希望初陽能明白,隨便拍拍屁股做出的決策,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生產力損耗浪費】。
就算要剝削,那也得高效率剝削!
儘量不影響民間的生產活動效率,精準地、可持續地、合理地擠出海綿裡的血!
透過初陽撰寫的那份‘走訪調查筆記’,魔鬼瞭解到如下情況:
[固斯城內外的主要勞動力]年齡範圍:8歲35歲。(參照上文所述,平均壽命36歲,大多數的平民在30歲之後,就逐漸開始體能衰弱,慢慢喪失體力勞動的能力)
根據主要勞動力的日常工作負荷,可進一步[分層]為:8歲15歲;15歲30歲;30歲35歲。
顯而易見,無論城內或城外,15歲30歲的壯勞力在固斯城的日常生產活動中,是‘餅圖資料’上最大的產能主體。
另兩個年齡層,則需要分[城內]、[城外]的情況討論。
在城外農村,30歲35歲之間的人群因為體能的逐步衰弱,不再承擔耕種、收田、牧場清理、剪羊毛、加工棉麻、等等的重體力勞動——由更年輕的壯勞力承擔,‘年老體衰者’偶爾會搭把手,指導一下農活——他們轉變為了農村的【生產終端】,承擔起農產品的“流通”與“管理”。
太過抽象?具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