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暴風信仰的大祭司,洛奇亞間接接見波賽琳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為何也要讓波賽琳帶上死去烏賊王的最後一批祭品呢?

其實,理由很簡單。

首先,暴風部落長年與精靈,也就是稱之為海怪的生物,一直都在浴血交戰;

在極短的時間內,想要改變人們固守陳舊的思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強行推廣人與精靈和諧相處的神諭,一定會受到不小的阻力。

其反效果,便是洛奇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暴風信仰的基礎,恐有動搖的危險。

沒錯,哪怕是神明,可面對複雜的人性,也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一旦發生精靈傷及部落之民的意外事件,哪怕只是誤傷,都會造成對神明信仰的減弱;

神說,精靈與人類可以和睦相處,可做不到,事實並非如此的話,人們對暴風之神的認可度與信賴度就會直線下降。

因此,洛奇亞必須謹慎慎行,最好少說話,免得犯錯,因為神明是不可能犯錯的。

他也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暴風部落完全接納精靈的時間與態度上,打算給予充分的耐心與包容。

他乾脆是打算放棄暴風部落當前整整的一代人,成人們謹慎,老人們顧慮,那索性就不再考慮,直接跳過他們;

從當前的孩童,還有尚未出生的嬰孩開始規劃。

而之所以選擇那七名女孩,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她們的身份與經歷很是特殊。

別看七個女孩年紀輕輕,但她們的閱歷與見聞,已經不是普通暴風之民可以比擬的。

她們不僅僅是見過魔神,體驗過烏賊王的兇殘,更是親眼見證了無數部落戰士,為了自由與信仰奮死拼搏與決然赴死的勇氣,乃至是看到了暴風之神的真容。

七個女孩,不凡的經歷,註定了她們將揹負特殊的使命。

而在洛奇亞看來,接受精靈的最好切入點,便在這幾個女孩子的身上。

先讓她們這一代收服訓練精靈,並提高七人在部落之中的地位;

在祭司之下,設立七名神女,然後再讓她們潛移默化暴風之民的觀念與思想。

讓人們從心底認為,收服精靈,訓練精靈,和精靈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甚至是符合自然生存條件下,理所應當、利益最大化的必要行為。

···

其具體規劃以波賽琳為主,七名女孩為輔,精靈讓神職人員,最優先擁有。

讓部落之民認為,收服精靈是尊貴的象徵,特殊的體現;

一旦這種觀念與認知形成,那麼人性的低劣,就會驅使人們追逐精靈。

當然洛奇亞也是認為,精靈那麼可愛,只要時間足夠充足,人類是一定能發現它們的巨大潛在價值。

至於,為什麼最先開始培育的精靈是呆呆獸呢?

關於這一點,洛奇亞的理由更是簡單了。

因為從先前預定規劃的超能與飛行屬性的精靈來講,在各種精靈當中,就屬呆呆獸的顏值最高了。

別看呆呆獸一臉呆呆的,時而憨憨,時而傻傻的樣子;

可呆呆獸寶寶是相當可愛的,抱在懷裡,軟軟胖胖的,相信沒有哪個女孩子能拒絕這樣的精靈。

而且呆呆獸或者是其進化形態的呆河馬,通常並不會跨洋渡海。

因此,暴風部落在數百年間,並沒有看到過這隻精靈,對呆呆獸的偏見與恨意,並不深,也可以說幾乎沒有。

八隻呆呆獸寶寶,那是象徵鳥不遠萬里,從別的大陸,弄來的,也算來之不易。

洛奇亞實在是難以想象,海星星或是磨牙彩皮魚的樣子,真的會有女孩子喜歡嗎?

海星星是沒有表情的,這會讓壓根都不知道精靈是什麼東西的女孩子們,立刻退縮。

而磨牙彩皮魚的顏值,嗯,可以說是一言難盡,那是很不符合人類審美的精靈。

因此,這呆呆獸寶寶,便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