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嗎?”

“有時間一起吃個飯嗎?”

下班三分鐘,路上走著的祁漢收到了伊蘇傳送的通訊。

“有時間,你在哪裡?【定位】”

祁漢駐足傳送了一個自己的定位,他現在人在北區,而且在向多能工之上的技術崗位升級之前,他下班時很可能都會在北區。

伊蘇卡時間的本領如他所想的那樣精準,既不早,也不晚,是一個在心理上很舒適的距離。

兩個人之間無論是靠得太近還是離得太遠都不是良好的人際關際,能在社交距離上拿準尺度,是一份很厲害的能力,不知道他是有心還是無意,但這份尊重的態度他是感受到了。

“我也在北區,地址是這裡【定位】。”

過了十幾秒,伊蘇也發過來一個定位,一樣是在北區,和祁漢的距離不遠不近,但如果他也從北區回居住層,那麼兩個人就可以有一個交匯點。

“你在維修1食堂吃嗎?我們可以在這裡集合。【定位】”

像是生怕伊蘇沒去過維修1食堂,祁漢還附上了地址,地圖上用紅點和紅線分別作標註,交匯點在食堂這個綠點上,再往前延伸,則是他們下班回家時可以乘坐的電梯口。

路線並不衝突,沒有需要繞彎路或逆行的點,這是一個很好的訊息,意味著他們可以自然而然聚在一起,放學路上家在一個方向的小朋友玩在一起總是比方向相反的小朋友有更多的樂趣和對彼此的信任。

“嗯嗯,(๑&;؂&๑)”

伊蘇傳送了一個表情包,用不那麼直白的方式表達了自己贊同以及開心的心情。

表情包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語言符號系統,一方面是拓寬了上限,開拓了新的維度,一方面則是將很多細微的心理都消解在同一化的表情包下,扼殺了很多細膩的語言表達,簡單來說,利大於弊。

因為它為人類表達很多原有的語言符號系統不便表達的心理和情緒提供了途徑,將那種不一致性釋放了出來。

至少伊蘇現在就覺得這樣一個表情包能非常充分地表示自己那種積極快樂地肯定的姿態。

約好在維修1食堂見面,一起吃飯,也順便聊聊天,討論完之前沒討論完的工程問題,祁漢感覺自己走路的速度都快了兩分。

不僅是因為伊蘇離食堂更近,他更遠,也因為他內心充裕的力量。

和人交流,大家一起探討一個問題,分享知識,這種事本身就足夠快樂,足夠積極,有一種力量在其中,在這種積極的力量充盈下,祁漢被今天一天的工作難題塞滿的腦子都清爽了不少,阻塞感去了大半,越走是越雀躍,有一種要飛起來的輕盈。

遠遠地看見伊蘇等在食堂門口四處張望,祁漢沒有大聲喧譁,而是高舉著手臂揮舞幾下,示意自己在這裡。

伊蘇眼神很好,一眼就捕捉到了他揮舞的手臂,也對著他招手示意,表示自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