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公司內最近有一些傳聞。

剛簽約不久的女藝人趙雅,因得罪了大佬導致被公司變相封殺了。

不僅後面半年沒什麼活動,甚至就連剛剛面上的戲也告吹了。

一些有心人想要去挖掘更多的資訊。

雖然有各種版本,但是大致的方向還是趙雅,在犯錯了之後居然想要用色誘去解決問題,不巧剛好撞上大老闆。

於是導致了這一次的悲劇。

對於這樣的事情,大家在聽過之後也只能怪那個女藝人倒楣了。

這種事情在娛樂圈屢見不鮮。

運氣好一點的,被大佬看中有可能就此飛黃騰達,一步飛昇。

運氣差一點的,可能就是那個女藝人的下場了。

無數前輩用用血淋淋的例子,向想要踏入這個行業的新人證明了,有時候走捷徑也是要看運氣的。

趙雅的事情基本上都沒有引起什麼漣漪。

也就公司內部的人議論兩三句便沒有人討論。

她還沒有火到一點點事情就能夠上新聞的地步。

而“大佬”徐文也很快便把這件事情拋諸腦後了。

在那天跟張敏聊過之後,徐文便回家著手準備自己的迴歸作品了。

既然是迴歸作品,徐文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想的是拍攝一部以口碑為主的作品。

當然收視率也儘量好看一點。

畢竟現在還有人拿著一張網上的乞丐照片,造謠說是他在話劇院被排擠到只能揀地上的垃圾吃。

看的他是既搞笑又無語。

在他動了想要回演藝圈的想法之後,他就在琢磨自己要拍攝的作品。

從《人世間》到《都挺好》《知否》《琅琊榜》《武林外傳》。

不管是現實題材的作品,還是都市題材。

哪怕是宅鬥、權謀,情景喜劇他都有所涉獵。

思來想去,徐文打算找一個準確的切入點。

懸疑片!

懸疑片在電視劇的種類中一向是吃力不討好的型別。

因為跟別的劇種相比,懸疑片所要求的邏輯性要強得多。

觀眾看的就是一個個的劇情邏輯,以及主角如何在這些邏輯中,利用自己的邏輯突破困境。

可以說沒有哪一種劇對於劇情的把控比懸疑片還要大。

懸疑片不好拍,拍好了也不一定能火。

這就是懸疑片的尷尬之處。

因為懸疑片如果內容和節奏塑造不好,就很容易變成紀錄片。

觀眾看的也就味如嚼蠟。

這也是為什麼,在別的劇種不斷湧現的時候,懸疑片這個型別一直是不溫不火的。

甚至於在中心臺當時策劃那個“文化輸出”的專案時,都沒有重視懸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