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你把那個周榜的點選量匯總出來一下。”

“哦哦,好的。”

帶著眼鏡的小江點了點頭,隨後開啟一個個網頁開始按照演算法採集各項資料。

作為網際網路員工之一。

小江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項資料。

因為他這裡要負責處理影視作品的觀看量、點選量、點贊等等這些資料的反饋。

除了這些,他們組還有負責處理藝人的資料,圍脖粉絲、代言數量等等。

常常有人說他們的工作就是影視圈裡面的掃地僧。

雖然不引人注目,但是卻格外重要。

因為經由他們匯總出來的資料將會成為市場最為重要的一個參考指標。

製片方怎麼在茫茫人海中選出自己想要的演員候選,那麼看資料就行了。

什麼年紀、出演過幾部作品、作品的影響力、作品的成績,甚至於還有藝人出事風險度的預測。

而製片方想要拍攝什麼型別的影視劇也有資料可以看。

包括但不限於什麼型別受眾多,什麼型別容易火等等。

可以說大資料時代,一切都看資料。

而小江今天分到的一個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是給目前在網路平臺所有播出的作品彙總點選量,然後進行一個排名。

有了排名就有最直觀的熱度表現。

小江一邊按照資料匯總,一邊心中滴咕,其實像這一週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第一名是誰的。

畢竟從《都挺好2》頻頻出現在熱搜上面來看,熱度是非常高的。

基本上就沒有聽見有所在熱度上面超過《都挺好2》的電視劇。

隨著小江輸入幾行程式碼,螢幕中便開始閃過一連串的數字。

一個不分名次的表格出現在螢幕上面。

這個表格目前出現的不是總播放量的排名。

而是一週內在原點選量的基礎上新增的播放量。

第一個出現的電視劇赫然就是《都挺好2》。

一週新增的點選量是在5900萬。

小江有些咂舌。

一週5900萬,的確是不少了。

按照這樣下去,估計《都挺好2》15億的點選量很快就要再次變動了。

小江依次看上去,其他的電視劇新劇點選量好一點的維持在34000萬。

中等一點的就在12000萬,差一點的甚至都沒有破500萬。

哪些電視劇正在一路高歌,哪些電視劇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在表格裡面一目瞭然。

因為在新出現的資料旁邊,就是上一週的新增點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