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拍攝就像是高山流水。

需要循序漸進。

它不像是影視劇,可以人為的去搭建出一個棚景。

然後讓演員們在棚子裡面可以飾演出導演想要的結果。

一遍不對還可以再來第二遍。

總歸演員們的潛力是無限的。

但是紀錄片你如果這麼做了,那麼你就違背了紀錄片的真實性。

因為紀錄片講究的就是要紀實。

這也是為什麼一部紀錄片的週期,足夠別的電影電視劇拍出個一二三四五季的原因。

徐文離開華國的時候,《河西走廊》已經開拍很久了。

等到徐文在米國忙完回來的時候,《河西走廊》還在拍攝。

足以證明紀錄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專案。

跟胡曉晴溫存了幾天,吃飽了肥腸之後, 胡曉晴又回到了魔都。

而徐文則是一班飛機飛往了甘塑。

兩個人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碌。

短暫的分開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

甘塑還是那個甘塑。

充滿了歷史文化的氣息。

但是卻多了一些現代化的進步。

徐文一到甘塑,就直奔劇組。

許久不見劇組,甚至想念。

雖然之前在拍攝《與卡戴刪一家同行》的時候,每天都在接觸攝製組。

但是呆在真人秀劇組跟呆在紀錄片劇組是不一樣的。

最起碼的一點,在紀錄片劇組就沒有三隻小狐狸跟一隻老狐狸每天纏著你。

到甘塑見到自己的員工之後,徐文省去了客套。

飛快的投入了工作。

徐文進入劇組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之前拍攝的素材。

雖然衚衕、二階廳以及張敏,嘴上面吵著是為了詹姆斯才來到《河西走廊》的劇組。

但是他們拍出來的質量還是很讓徐文滿意的。

起碼到目前為止,徐文看到的都是很滿意的。

檢查完前面的作業, 徐文便開始繼續深入拍攝。

還是熟悉的配方, 還是熟悉的味道。

跟詹姆斯的拍攝還是那麼的順利。

順利到徐文都產生了跟張敏同樣的想法。

捨不得!

在拍攝的過程中,徐文萌生了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