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國影視劇圈子最高規格的獎項之一。

在金鷹獎滑鐵盧之後,就只剩下金玉蘭獎和華鼎獎扛起這面大旗了。

金玉蘭獎跟華鼎獎都是隔年頒發一次的,不是每一年都頒發。

所以每到這兩個獎項頒發的時候,那基本上都是最近一兩年內的所有電視劇集體廝殺。

這也導致了,這兩個獎項的關注人數特別的高。

隨著華鼎獎公佈最新入圍的名單開始。

針對獲獎的預測基本上就沒有斷過。

有一些獎項在觀眾眼中屬於已經內定了那種。

比如說今年的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演員這兩個獎項。

就被不少人認為可能是劉施施和石崇拿走。

這兩位出演的是同一部電視劇。

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跟他們一起提名的其他幾部電視劇,不管是作品的影響力還是競爭的演員對手。

基本沒有他們的演技好。

他們的這部電視劇接替了《知否》一路承包了一個月的收視冠軍。

其中有好幾段男女主角的對手戲,因為演技太過炸裂還衝上了熱搜。

被不少影評人點名表揚。

這兩人也是最大機率的獲獎選手之一。

是大家預測最有可能拿走最佳男女演員的獎項的兩位藝人。

而除了像這樣跟其他入圍者拉開了較大差距的獎項之外。

大家爭議最多的還是那種勢均力敵的獎項。

比如最佳導演和年度最佳電視劇這兩個獎項。

其中最佳導演這個獎項引起的爭議在於,入圍的五位導演裡面。

有3位的作品都表現的十分不俗。

徐文的《知否》。

從年代劇到古裝劇,《知否》的運鏡還是劇情,甚至是場景的佈局都可以說是自成一派的美術風格。

到現在在網上還有不少人按照《知否》裡面的美學去拍攝同型別的寫真等等。

可以說影響力十分的大。

而除了徐文之外,另外的兩位一位是一個製作出了爆款電視劇的新晉導演,另外一個則是人稱精品電視製造機的老牌導演。

這兩人的作品在收視上面或許沒有《知否》那麼高。

但是整個作品的表現力,卻絲毫不輸給《知否》。

可以說光從作品美學上面來說,三者不分伯仲。

但是最佳導演的爭議,還遠沒有年度最佳電視劇的爭議大。

因為年度最佳電視劇入圍的五部作品,都是既有口碑又有收視。

每一部可以說都是有不少重視的粉絲。

為此觀眾們也是在網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我覺得《小河》可能會拿走。”

“不可能!《小河》是年代劇!這幾年年代劇給的獎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