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麼人最膈應人,娛樂記者絕對可以算得上一個。

在好好的開機儀式上面。

要麼就詢問一下對於電視劇後續的拍攝計劃,亦或者整部電視劇想要打造的效果。

你甚至問一下男女主角的緋聞也好。

可是這些娛樂記者通通都不問。

一上來就盯著徐文問。

“徐導對於XXX說電視劇難以成功的話怎麼看?”

“xx記者說《我的家》這一次很難成功,徐文怎麼看?”

“大家都不看好這部劇,徐文怎麼看?”

要麼是盯著宋嘉。

“你為什麼要接這部劇?你不知道目前風評不好嗎?”

“你接這部劇,圈裡面其他人怎麼看?”

“你是接不到戲了嗎?”

搞的整個記者答疑的環節,愣是沒有一個人關心為什麼徐文把《我的家》改名成了《人世間》。

而唯一顯得輕鬆的,恐怕就是那些三四線演員了。

因為沒有太多的人氣,所以也沒有人關心他們。

更沒有記者想著問一下在劇中的角色啊,人物之類的。

一直到整個開機儀式結束,徐文都是忙於應付一些刁鑽的問題。

記者們時不時就喜歡用一句“xxx說”。

就是想要引站,好製作話題度。

好在徐文雖然不常上節目,但是自己對於這些記者的提問流程也是很熟悉的。

都是老對手嘛。

所以這些記者沒有能夠在徐文手中討到什麼好處。

當然相對應的,徐文也打斷了想要利用這些記者來幫自己新劇宣傳一下的念頭。

除了開機儀式上面的波折。

徐文遇到的第二個問題,那就是招商。

現在的電視劇不同於以前,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看不到一個廣告。

因為是影視寒冬,投資方減少了。

所以大家都很難。

電視劇也是如此。

為了吸引一些投資,所以電視劇也是學著綜藝節目的模式。

在聚集播到一半的時候,給你安插一個小劇場,讓片中的主演來給你宣傳一波產品。

也算是變相的拉投資了。

這些都是影視劇中的老套路了。

張敏不看好《人世間》自然是不願意全部的資金都由自己公司承擔。

所以也是想方設法的要拉動一些招商贊助來一起分擔壓力。

徐文知道張敏的顧慮,所以對於張敏做這些事,也沒有阻止。

但是讓徐文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沒有一家品牌願意投資《人世間》。

“哎呀,你是不知道啊,以前只要搬出你的名字,像《大偵探》這種前期無人知道的節目,他們都願意投資個幾百萬的,起碼還能夠把製作成本收回來。”

“但是這一次不管我怎麼說,他們愣是一家都不願意投資,連你的名字都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