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的抬升運動造就了藏地高原,最激烈的部分形成了山脈,這些山脈構築了世界的屋脊,也帶來了階梯狀的落差。

雪山、荒原與峽谷同在,人類活動因而豐富,人們把山視作神的居所,也把山當成自己的家。

特殊的地理結構也形成了這裡特殊的文化種類。

因為紫外線而粗糙的面板,也阻擋不了大山兒女那遠比城市人還要純潔的眼神。

信仰在這裡有了顏色。

紅塵到顯得細緻入微了。

山坡上土磚建成的絨布寺在風中矗立著。

經幡在風中呼呼作響。

年過半百的桑結整背靠牆壁面向太陽誦經。

他獨自守護這座寺廟已經二十多年了。

......

胡莊一愣。

獨自守護一座寺廟二十多年?

現代社會真的有這樣把信仰擺在人生之上的人嗎?

從小生活在國外,嚮往自由的胡莊不理解。

......

在寺外唸完經,桑結回到寺廟內,順著樓梯往下來到一處洞穴。

暖黃的燭火照亮了洞穴。

待在洞穴裡面,他彷佛能夠感受到佛學大師的存在。

這個洞穴也是他真正守護的東西。

洞穴內一盞盞油燈被點亮,照亮了桑結的面孔,也映襯出洞穴的普通。

傳說中五位吉祥長壽的神女就住在寺廟後面,喜馬拉雅群山之中。

群山之首被稱為珠穆拉瑪,是藏語第三神女的意思,海拔8844米。

它的周圍矗立著四十多座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

這裡是冰雪的故鄉,藍星的至高點。

作為世界第一高峰,一直以來都不斷有人攀登,至今已有4000多人成功登頂。

但是對桑結來說。

珠峰是伸的居所。

出家前,桑結已有孩子。

它的三個兒子都在登山隊,二兒子已經登頂珠峰7次。

小兒子扎西,在登山隊做廚師,他經常去看望獨自修行的父親。

“(藏語)這邊不用你擔心,爸爸那邊有需要聯絡我們。”

媽媽叮囑著小兒子。

一路遠行, 小兒子攀上臺階來到了絨布寺。

把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給父親。

做完這些,小兒子還幫著父親搬水。

“(藏語)我一直想去攀登珠峰, 我聽哥哥說站在山頂看世界, 會感覺很小, 如果我登上了山頂看世界,我會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