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正在小溪邊搭一個土灶,這個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水是滷水,熬鹽的原料,這口鹽井已經在諾鄧村裡存在了上千年.....”

畫面中的憨厚老農正和兒子用紅泥製作土灶,透過旁白也知道了這口土灶是為了熬鹽所用。

“製作火腿用買來的鹽不就行了嗎?”

陳顯榮呢喃了一句。

一旁的老婆輕拍了他一下。

“別說話,仔細看。”

“生產食鹽是為了製作諾鄧當地獨特的美味,經驗豐富的老黃馬上認出一條成熟的諾鄧火腿,火腿3年前上好了鹽,已經在這裡徹底風乾了...”

“三年的時間,火腿表面的脂肪已經氧化成了特殊的美味,火腿要用刀切開,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吃法,貼近中間骨頭的肉是最好的,三年以上的諾鄧火腿肉可以生吃....”

老黃來到掛滿風乾火腿的房間,在這個房間裡面,火腿完成了一場時間的發酵。

因為通風的緣故,老黃手掌抓住火腿一拍,頓時無數灰塵從火腿表面濺起。

灰塵代表的是時間的沉澱,也代表著這一支蒙塵的火腿要去到了一個屬於它的舞臺。

在刀鋒之下,洗淨的火腿被片片分開,露出如同玉質一般的肌膚紋理。

光線照射下還能夠看到在哪血紅的瘦肉絲絲縷縷白色細微脂肪。

像是點綴,也像是留白,讓無數饞蟲想象著這片火腿肉吃到嘴巴里會是什麼味道。

當然也包括陳顯榮和他老婆這兩條。

“萵筍炒火腿,選肥瘦均勻的火腿和新鮮的萵筍同炒,放入大蒜調味,葷素搭配是諾鄧當地的家常菜.....”

青翠如玉的萵筍被切成條狀,加入被切片的諾鄧火腿放在油鍋中通炒,隨後加入的白色蒜片增加了一絲點綴,漆黑的鍋底變成了舞臺,青澀,紅白色,白色以及黑色,四種顏色相互交織。

最終變成了,碗碟裡面冒著熱氣的萵筍炒火腿!

陳顯榮和老婆沒有說話,但是兩個人同時乾嚥的口水證明了兩人的狀態。

“諾鄧鹽中含鉀,利於健康,而且口味清淡是製作火腿最好的選擇,過了模子的鹽重量被固定下來,這樣精準的計量方式證明,鹽曾經是諾鄧最重要的商品.....”

畫面中,老黃和兒子樹江把熬出來的鹽按照代代傳承的方式把鹽給固定好,從水到結晶,再到白色溼漉漉的鹽,這讓見慣了包裝袋食鹽的陳顯榮夫妻倆開了一回眼界。

畫面一轉,老黃和兒子樹江來到了縣裡菜市場選擇用於製作火腿的豬肉。

“高原上的豬不是一般的大路貨色,頂級的諾鄧火腿可以長出完美的油花,製作火腿炒飯,熱熱的米飯混上肉丁,用手趁熱團在一起,使得米香肉香混合起來,趁熱吃,味道最好.....”

米白色的米飯經過蒸煮已經變得柔軟,加上切成紅丁的諾鄧火腿,混合炒至,在出鍋前撒上碧綠的蔥花,用手一抓變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形狀,一個個整齊的碼在碟子裡面,形狀雖然不那麼美觀,但是誘人的能力確實致命的。

陳顯榮率先受不了,衝著老婆招手。

“快快快,你準備的零食呢,先填填肚子,餓死了”

招手半天發現沒動靜,一扭頭老婆早已經自己抱著薯片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