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驚。

“啊!這也太少了吧!”

“對啊,感覺這一波企鵝影視虧大了”

“該!叫他們抄襲!”

“就是,才這麼點,嘖嘖嘖,前面宣傳都白做了”

......

一時間辦公室都沉浸在這種隔岸觀火的興奮感之中。

“我覺得有些奇怪,《人生夜宵》我昨晚看了,我預估的是80萬左右,不至於才50萬不到播放量”

這時衚衕走到了徐文旁邊說道。

徐文也覺得奇怪,趁著眾人還在議論的功夫來到工位上,開啟企鵝影視找到《人生夜宵》開始看了起來。

40多分鐘的時間,開個倍速,很快就把《人生夜宵》第一集看完了。

不得不說陳顯榮關於複製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整體的風格和《人生一串》很像。

但是徐文看完之後倒是明白為什麼《人生夜宵》收視不行。

市面上同類化的結果多了,大家就會產生一絲厭煩心理了。

在《舌尖》拍攝期間,各地電視臺相繼啟動了美食紀錄片,光是立項待播的差不多就有四五部吧。

廣告每天這麼迴圈宣傳著,加速了美食紀錄片的流量瓜分。

簡單來說就是過了這個風口了。

一個流量風口的消逝,必定代表著另外一個流量風口的崛起。

“叮鈴”一聲,徐文的手機響了。

“到單位了嗎?”

於光光的聲音響了起來,沒有了平時的嘻嘻哈哈,反而帶著一絲冰冷。

徐文不敢跟現在的於光光開玩笑。

“到了”

“嗯,現在來一趟會議室,不是我們組內的,是處於21樓的會議室,總監這一層的”

於光光說了一句。

徐文點了點頭,結束通話了電話。

起身走出紀錄片辦公室。

就在徐文離開後不久。

一個同事興奮的看著手機裡面剛收到收視情況表說道。

“你們快看剛出來的收視情況表,《城市安全》的紀錄片殺入收視前三啦!!”

這一句話立馬轉移了辦公室同事對於《人生夜宵》和《夜晚下的燒烤》失利的注意力。

畢竟之前能夠殺入前三的紀錄片可是隻有《人生一串》現在又多了一個《城市安全》,尤其還是在《人生夜宵》和《夜晚下的燒烤》這種開播即糊的情況下,更顯得開心!

“哎呀,前幾周《城市安全》一直收視低迷,我還以為最後三期要徹底糊了呢”

“我也是,這太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