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舌尖》收官:我們的田野!(第2/5頁)
章節報錯
他點開了b裡b裡,在首頁找到了《舌尖上的華國》第7集。
點選播放!
隨著主題曲結束,《舌尖上的華國》最後一集正式開始。
“華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華國式變換之道,他們精心的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獲取食物的非凡智慧無處不在,從肥沃的沖積平原,到富饒的江河湖泊,從嚴寒荒蕪的高原,到高樓林立的都市....”
“哪裡有綠色的生機,哪裡就有天與人的和諧.....”
在晨光中散發著熠熠生機的禾苗,到海邊拾螺的漁民,平原的開闊,到高山的險峻。
短短几十秒的片頭似乎是要把華國的一切地理風貌展示出來。
越看越讓張銘有種身為華國人的自豪感。
最後在一片隨風要動的麥田中,本集的標題隨之出現。
【我們的田野】
張銘一愣。
是和《田野》同型別嗎?
鏡頭伴隨著木樓梯吱呀的聲音開始了,這是重物踩在上面才會發出的聲音。
畫面中兩位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中年婦女,一人揹著一個揹簍走上了吊腳樓。
在揹簍後面裝滿了一簍子綠色的樹葉。
張銘一愣。
樹葉?這是什麼樹葉?
按照他的固有印象,這揹簍裡面要麼裝著大米或者臘肉,怎麼也想不到會裝著樹葉。
《仙木奇緣》
“潘巖少和黃安榮是生活在貴洲省的壯族,他們居住的下堯村,距離省會貴揚有300多公里的山路.....”
“剛剛摘菜的枝條散發著新鮮的氣息,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葉片,會在即將到來的節日裡,發揮神奇的作用....”
畫面中的兩名婦女一邊聊天一邊把綠色的樹葉從樹枝上拔下來。
從熟練的動作來看,這是十分日常的事情。
“這裡的人自古以糯米為主食,在高山梯田裡種植者近百種原始的糯稻,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潘巖少他們摘菜的是一種楓樹的葉子,自然的饋贈包涵豐富的可能性,當地人總是能夠善加利用.....”
伴隨著旁邊,兩名婦女將楓樹葉子放入一個類似於打餈粑的石碗裡面開始捶打,綠色的汁水也隨著樹葉脈絡的破壞滲透了出來。
看到這裡張銘有些好奇了。
她們是要用這種樹葉做什麼東西嗎?
食物?還是烙什麼餅?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節,下堯村正在精心迎接一個專門為稻穀設定的節日,新米節....”
“口感上,水稻常被區分為糯與非糯兩類,粘性特別強的統稱為糯稻,含量豐富的支鏈澱粉使它蒸煮後極具粘性和韌性....”
經過捶打的稻米能夠被拉伸出將近半米的長度,看著就十分的彈牙,就像是浸溼的綢緞,十分具有光彩。
屋外的男人們在捶打稻穀,而屋內的潘言少和黃安榮也是在忙碌。
之前經過捶打變碎的楓樹葉子,被他們放入到架在火糖上的鍋子裡。
鍋裡面放滿了沸水,正在咕隆咕隆往外跑著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