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外圍滿了影迷和吳龍的粉絲,他們在等待首映場的觀眾出來。因為是吳龍執導且主演,首映場預售很快賣光。又加了第二場,這些第二場的觀眾,等待入場順便想聽聽出來的觀眾怎麼說。

“出來了,出來了!”

“結束了!”

“終於輪到我們了。”

首映場的觀眾湧出來,立即聽到外面的觀眾詢問。

“哥們兒,好看嗎?”

“朋友,電影怎麼樣?”

“嘿,電影是不是全是峰田車?”

“不錯!”

“很棒!”

“全是峰田車,有幾百輛!”

“汽車特技沒有《刺客聯盟》那樣精彩,但和現實差不多!”

很快,網上就有影迷的評論。

“不錯的電影,很棒。唯一的遺憾就是,全是見峰田車。”

“哈哈,我看過地下賽車,就和電影裡的差不多!”

“根本不是廣告電影,這是犯罪片!”

“全是峰田汽車,大概有一百多輛。這是峰田車的世界,不過電影很好看,讓你忽略這點。”

這部電影本身有爭議,所以上映後一直有各方人都在關注。

營銷界、其他汽車公司、噴吳龍的黑子、峰田公司的人,都在密切關注。

因為是全球上映,峰田公司還暗中派人在電影院外觀察。又因為擔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沒敢明著發調查表。

影評:

“所我所料,電影裡全是峰田汽車。

還有人說,這不是峰田汽車的廣告。我只能說,說這話的人,沒有良心。

這部電影裡,路邊停著的是峰田汽車,路上開著的是峰田汽車。就連汽車配件用品店,門面上的廣告也是峰田汽車。

你見過地下賽車全都用峰田汽車的嗎?

《速度與激情》就是這樣。

這根本不是什麼電影!

就是一部賣峰田汽車的廣告片!

一個半小時的廣告宣傳片!

……

你們願意花錢去看峰田汽車的廣告,那就去吧!”

“電影開頭就是峰田汽車的廣告。

原以為是峰田汽車的跑車出現,畢竟影片的名稱是《速度與激情》。結果卻是峰田汽車的牽引車先出現。

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但,再怎麼讓我想不到,也只是沒想到車的型別而已。

無論怎麼樣,都是峰田汽車。

你們能想像嗎,連碼頭那樣的地方,出現的也全是峰田品牌汽車。

就連警車,用的也是峰田汽車。

看這部電影,你只會看到峰田汽車、峰田汽車、峰田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