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你以為吳龍是在拍電影?(第1/5頁)
章節報錯
影迷們還沒等到《指環王》上映,《功夫熊貓》便先上映了。
和真人拍攝相比,只要裝置夠好、人夠多,動畫片要容易得多。很多可以交給電腦來做,不需要場地拍攝。
當然,前提是什麼都計劃好。
為什麼很多動畫片做得慢,就是因為想要把構思和想象的畫面表達出來有難度。
導演想要的畫面是怎麼樣,鏡頭是怎麼給,動畫裡的環境是如何。這些東西,做動畫的人是不懂或不夠懂的。
一切都由導演來把關。讓動畫師從一兩張分鏡中做出一段符合導演的畫面,這就是難點。
可這些難點,對於吳龍來說,並不難。
吳龍有系統兌換出來。比如角色的建模,動作的軌跡運算,景物環境的對照和引數等等,都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一些地方還有樣板,讓動畫製作團隊可以參考。
如此一來,相比《指環王》,《功夫熊貓》便能先一步製作完成,又透過飛紅影業的全球渠道,開始全球上映。
電影裡的熊貓阿寶,因為擬人化,失去了真實世界裡真實熊貓那種憨厚呆萌的樣子。
不過,作為一部原版是西方解讀的中華文化動畫電影,熊貓阿寶的樣子,有著西方年輕傻小子的特點。
又因為熊貓阿寶胖,讓很多胖子自然的代入進去。
而熊貓阿寶表現出來的表情,也是西方胖子、傻小子的那種樣子。
角色設定了很簡單、很套路,連小孩子也能一看就懂。
小麵館出身,任勞任怨。窮小子加沒本身,卻又有夢想。
一些笑料也能符合西方觀眾的口味,能讓他們發笑。
然後,無厘頭地進入到賽場,無厘頭地被烏龜大師認定為對抗邪惡反派太郎的大俠。
於是,開始一場搞笑的特訓。
太胖,成為了熊貓阿寶的缺點。
最後,貪吃的缺點變成可利用的優點。在浣熊師傅的指點下,熊貓阿寶終於……
以搞笑的方式,打贏了反派太郎。
故事,就這麼簡單。
常用的橋段,就是港島武打片那種老掉牙的橋段。還是吳龍前世某位帶龍字的武打巨星的搞笑動作風格。
把真人換成了動畫的動物角色,倒也能讓小孩們看得好笑。
也就僅此而已。
電影結束,讓很多抱著很大期望的人失望。對比《冰雪奇緣》,《功夫熊貓》的落差有點大。
倒是小孩子,看完出來就要買一個《功夫熊貓》裡的玩具。
很快網上就有了影評。
“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影片,或者說是中規中矩的動畫片。
整部電影太套路了,散發著好來呼市場的老套惡臭。
與《冰雪奇緣》相比,缺少了靈感和高度。
原本萌萌可愛的熊貓,因為擬人化反而失去了其最重要的特點。
如果要打分,只能打個勉強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