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需要投入感情的,單人舞如此,集體舞如此、團體舞如此……

雙人舞,更是如此。

探戈這樣的雙人舞,起源於美洲,發展於西方,遍及於世界。

最早屬於拉丁舞專案,後來演變成世界舞五種舞專案,成為國際標準舞大賽的正式專案。

但是,在西方上流社會以交際為目的的跳舞當中,探戈卻又是最能撩情的舞蹈。

假如對某人有意,可以邀請對方跳一曲探戈。

就在跳舞過程中,雙方開始用舞蹈語言交流。對方對自己怎麼樣,都可以從舞蹈中感受到。

一曲跳完,基本就可以確定有沒有戲。

吳龍與溫絲來特飾演的女反派在影片開場不久跳的探戈,就是相互看對眼,一曲探戈試探後確定有戲。

奈何,吳龍身不由己,不可能與女反派發生關係。當然,即便對方不是女反派,主角人設也不允許。拋開這些不談,但從這段跳舞表演中,吳龍就要表演中和對方有戲的樣子。這樣才不引起女反派的懷疑。

練習中,吳龍就教導溫絲來特怎麼在跳舞中表現,怎麼醞釀和培養感情。

探戈這種舞,一旦學會並開始感興趣,就會越跳越著迷。

特別是男女雙方有默契的時候,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情緒在舞蹈與音樂中就出來了。

吳龍與溫絲來特的跳舞如此,與絲佳麗的跳舞同樣如此。

溫絲來特要跳的,更注重於情緒上的表現。那種對吳龍的挑逗和引誘,要從舞蹈動作中、肢體語言中、還有眼神中表露出來。讓觀眾們一看就馬上明白。

絲佳麗要跳的,還要加上嘴裡咬玫瑰花。玫瑰花這個道具,不只是一個道具,更是感情的傳遞。

不能過火,因為兩人是夫妻。過火就像女反派與吳龍跳舞了。

不能太平澹,平澹就不能體現出雙方重燃愛情的烈火。

吳龍教兩人,先一起教,然後再分開教。

分開一對一,先教溫絲來特。教完溫絲來特,才教絲佳麗。

絲佳麗不僅要學探戈,還要學託衣舞。

“你不是專業的,所以電影裡一開始跳得不自然,並且不知要怎麼跳。”

“不自然,是因為你面臨道德的自我譴責。不知怎麼跳,是因為你沒跳過。”

“但是,你跳著跳著,就跳出了角色設定的悶騷。角色設定,女主是個不甘心平凡的女人。一旦有條件釋放,就會暴發出連她自己都想不到的能量。”

原版這段劇情,女主失手摔倒。這個失手摔倒,據說不是劇本安排,而是拍攝時出現的意外。導演覺得很不錯,就沒有剪掉。

當然,說是這麼說。至於是真是假,外界誰又能知道?

吳龍沒有說出這樣的情節。失手這樣的劇情可以表演出來,但肯定沒有真正發生要來得真實。

如果現場拍攝他影響不了,那就再讓絲佳麗演失手。

《真實的謊言》這部影片,還有個精彩劇情就是騎馬追擊騎摩托車的反派。據說,拍攝這場戲用了五匹馬。

吳龍想嘗試用長鏡頭,或偽長鏡頭。如果真能這樣拍,就只能用一匹馬。

對於去哪裡找馬的事,吳龍不懂。只能交給電影公司找人幫忙,又找太陽不落國幫忙。

有人提議用騎警的馬。可騎警的馬不好借。

太陽不落國可以找到,可長途運來,對馬匹不好。就由太陽不落國和麥瑞肯國協調,最終答應借騎警的戰馬給吳龍使用。同時要求吳龍需在片尾註明戰馬的來源。

這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