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耶拉的腿法比跆拳道更犀利,角度更刁鑽。與跆拳道、泰拳等其他功夫不同,其腿法很有特點。

其他功夫的腿法,踢腿時上半身直立,或有一些傾斜。

卡波耶拉踢腿時,上半身會與腰部齊平或低於腰部的高度。或者坐倒在地上時,能夠藉助手臂撐地的力量,直接起踢。

別的武功腿法,因為上半身不動,只憑腰力。又因為關節限制,其踢腿的速度和角度、以及力量上,都比不上卡波耶拉。

傳統武術講究爭力,在拳頭上的勁力特別如此。但在腳上,其爭力的運用就比不上卡波耶拉。

卡波耶拉的爭力,表現在踢出的腳和頭部、上半身的擺動上。以支撐點為中軸,上半身與踢出的腳形成一個整體擺動,加大了腿部的打擊力。

使得卡波耶拉的腳在踢到人的頭部時,如同斧劈一般犀利。

又因為上半身向下擺動,踢出的腳角度就會發生變化。與上半身直立時踢出的腳的角度有差別。

這就造成了如果按防散打、格鬥搏擊、泰拳、跆拳道等其他腿法來防,會出現破綻,防不住。

駱天雕光著腳,感覺到襯衣對自己施展卡波耶拉有妨礙,雙手抓住自己襯衣領口下方,雙臂用力往外一撕。

釦子頓時被他扯掉,襯衣被他撒下來,扔到地上。

一條條健碩的肌肉顯露在眾人眼前。他的身材,同樣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隨著他逼近吳龍,雙腳開始變得很有節奏感的跳動。彷彿有大家聽不到卡波耶拉鼓點在敲響。

駱天雕看到距離將近,雙腳交換跳動頻率加大,身體也突然跟著大幅搖擺晃動,不讓吳龍鎖定自己的位置。

突然,駱天雕往前一跳,整個人蹲坐而下,以手撐地,右腳如鐮刀一樣掃出,踢向吳龍的小腿。

這個動作,很像掃堂腿。

卻又與掃堂腿有區別。

不管是前掃堂腿還是後掃堂腿,上半身多是向前傾伏,或稍直立。

駱天雕這招卡波耶拉不是那樣。掃堂腿也不是假動作,是真掃。但掃堂腿只是個前期誘導,目的不是掃倒或掃中對手,而是把對手的防守拉開。

他的上半身沒有前傾也沒有向前伏,在做出一個前傾的樣子後,突然後仰。就在他後仰的同時,右手撐地,掃出去的右腳收屈著地,左腳藉著上半身後仰、擰轉的槓桿之力,甩踢出去。

這一腳踢出,居然快出虛影!

如一把刀,由下而上斜劈出去,指地畫天!

林上雄和方祝明等龍虎武師看得眼皮直跳。如果是他們面對駱天雕,絕對防不住這一腳,要被駱天雕一腳踢暈。

呼!

駱天雕沒有聽見“啪”一聲踢中吳龍頭的響聲,他的腳也沒有踢中任何東西。

踢空!

居然被吳龍躲過!

駱天雕有點意外,沒想到吳龍懂躲避卡波耶拉。

在他認知裡,不要說那邊的人,就算是港島、或整個亞洲,都沒多少人懂得怎麼躲避卡波耶拉。

他沒有心慌,沒說要糟。

卡波耶拉有個特點,腿法連環。

很少有單踢,多是連環踢、旋風踢、或車輪踢。

他這一腳沒踢中,只要落下著地,轉體就能接著踢出第二腳,不怕吳龍攻上來。

而且卡波耶拉的連踢,銜接速度很快,幾乎沒有空檔。對手很少能趁虛而入。

卻不知,吳龍看到駱天雕的掃腿力道不足後,就猜到其中有詐。在精通整勁的吳龍眼裡,駱天雕身體後仰,就猜到左腿要踢出來。這才符合駱天雕為什麼掃堂腿力道不足,實為掩護這第二腳。

吳龍稍微後仰,駱天雕的腳就從他鼻前掃過。

駱天雕的上半身很低,吳龍無法出掌打到他。猜到這是駱天雕的戰術,吳龍立即探出一爪,將駱天雕正在下落收回的左腳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