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去!

就在他的血性被對手看似真打的猛攻激發出來時,對手停止了攻擊。

五連劈砍,剛才吳龍和方祝明的示範就到這裡,所以對手也至此結束。

科洛克感覺自己才被撩起來的火,又迅速熄滅。

不知為什麼,他感覺有點難受。

斯科特鼓掌大讚:

“很好,很不錯,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

“科洛克,我看見你剛才的情緒起來了。比之前演得更好、更真實。之前你只是在演戲,是在表演。剛才你完完全全融入了角色當中,感覺你就是一名真正的角鬥士!”

科洛克有點尷尬了,但他不能說出來,只能故作神秘的笑笑。

“龍,接下來要怎麼設計後面的動作?”斯科特期待地看著吳龍。

其他的格鬥專家、摔跤專家、動作指導等,也都好奇地等著吳龍說出他設計的動作。

只有兵擊專家,心裡滋味不太好受。

“劍和刀不同。刀的主要殺傷力是劈砍,劍的殺傷力更多是刺。刀砍,除非砍中脖子,否則很難一擊重傷。但是刺不一樣,刺造成的傷口比砍更深,破壞性更大。”

“特別是劍盾兵,因為要時刻保持盾牌在身前防守,攻擊方式更多會使用刺這樣的攻擊手段,而非砍。”

吳龍做著示範。一手拿盾牌,一手拿劍,做出砍的動作。

“很多時候,砍這個動作手臂活動範圍需要很大。盾牌在前方,肯定會阻礙劈砍動作。所以,實戰中,劈砍時多數會把盾牌移開。形成對手攻擊,拿盾牌擋。攻擊對手,把盾牌移開。”

“可是,把盾牌移開,往往就給對手攻擊的空間。”

“換成是刺,盾牌就算需要移動,也不需要移開太多。更何況科洛克的對手沒有盾牌,他的反擊可以說是很輕鬆就能做到。”

“既然他飾演的角鬥士是個王者,在抗過最初的偷襲後,就應該穩定下來,形成反擊。而不是表現得像個弱者,靠運氣獲勝。這兩者之間,帶給觀眾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第五次被砍後,科洛克突然刺出一劍,阻止了對手的繼續進攻,也不讓自己再後退。”

吳龍讓方祝明去拿對手的斧頭和劍,他仍用自己那套劍和盾牌。兩人再次做示範。

他做出慢動作,舉著盾牌擋下方祝明的斧頭,右手伸出,劍慢慢刺方祝明左腰外側。

“這個時候,對方正舉著左手的劍要砍出。看見科洛克刺出的劍,扭腰踢出右腳。他的右腳踢中科洛克的盾牌,因為科洛克刺劍,防守不力,被踢得往後退。”

“對手見狀,上前一步跳起來,劍和斧頭同時劈向科洛克。科洛克匆忙舉盾牌擋,被力量打得摔倒在地。”

“在科洛克刺劍時,機位移到科洛克右側。在對手踢科洛克的盾牌時,機位升高在對手上方。當對手跳起用劍和斧頭同時攻擊劈砍時,鏡頭俯拍。”

隨著吳龍的解說,斯科特按吳龍的設計繞到吳龍右側。然後來到方祝明左側。

方祝明按吳龍說的,擰腰踢出右腳,一腳踢在吳龍的盾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