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常哥除了那個後空翻三週做得好,其他的武打動作也做得很好。他和龍哥打起來,我們在旁邊看了都感覺是真的一樣。”

“我是看得提心吊膽的,都忘記是拍戲了。”

“那是因為有龍哥帶我入戲。”羅常的興奮勁仍未過。“我終於體驗到各位老師說的入戲了。”

“我感覺自己就是蜈蚣精,有很強的武功,什麼動作都能做出來。”

工作人員聽到這裡,一個個趕緊表明。

“哎呀,這一說我也感覺自己似乎沉入拍戲裡,整個人很專注很集中。什麼時候發射,角度對不對,我都有把握。”

“我也是這樣!”

“我也是!”

“我也一樣,那種感覺很玄妙。我能感覺到時機,聽到指令立即發射,彷彿人機合一!”

大家熱烈地說著剛才的配合,都在感嘆如此複雜的、多人的工作,能配合得這樣默契,一次成功。

吳龍沒有打斷大家的熱情,還對所有參與的人一一感謝。

是他使用無相功疊加實演特訓空間形成的影響,造就了這樣的成功。換別人來,只要他再次用無相功疊加實演特訓空間,一樣可以做到。不能因為這樣,他就不需要對大家的感謝和肯定。

不是那樣的。

營造出一種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更能增加他的咖位和影響,還能收穫人心。

口碑傳出去,人人想與他合作,人人想在他拍的戲工作。

這樣的熱情,能保證大家對他的信心、對他的崇拜和追隨,增強凝聚力。

等大家討論的勁頭過去後,吳龍才開始看回放。

大家一起看回放,看到精彩之處有人忍不住叫好。

這段戲,比用電腦特效更真實。除非像好來呼那種燒錢特效,否則就國內那些特效,哪怕怎麼吹、說花多少錢,真正看起來,有些戲連石頭都能看出很假。

更何況,這樣長鏡頭的電腦特效,就算好來呼也做不出來。即便能做出來,花的錢也回不了本。

現在這樣拍,後期再補充些特效,就更加完美。

重頭戲還有一場對戰蜈蚣精原形。在道具師準備道具並演練的期間,吳龍去港島參加《少林保鏢》首映。

原本是同步放映的,因為想要吳龍兩邊都參加首映,內地晚一天放映。

港島的首映禮,舞臺不大。背景板上,是吳龍、張珠琳、鄭友橋的全身等比例劇照。

在背景板上簽名,給各路記者拍照。隨後少林武僧團上場表演。武僧團表演完,吳龍、張珠琳、鄭友橋、導演劉錦秋、武指林上雄、周仁樂上臺合影,講拍攝花絮之類的。

先是周仁樂介紹一通少林寺禪武文化傳播公司以及少林武僧團。

接下來司儀詢問導演劉錦秋。

“劉導,當初你接到少林寺禪武文化傳播公司邀請拍這部戲,唔知你內心有沒有一點想法?”

劉錦秋笑道:

“真繫有一點點想法。周生講,龍哥系少林寺方丈親自上門去帝都請來嘅。我心裡頭話,哇,系唔系咁犀利啊?”

“結果?”司儀笑問。

“結果,見識到龍哥嘅功夫,我立即改口稱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