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三步上壁(第2/3頁)
章節報錯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錢友力最先鼓掌:“好!”
其他人也紛紛鼓掌叫好。那主演武替,心有不情願,也只能跟著眾人鼓掌。
“寫得很好!字字契合主題,句句描寫故事。”
“很好的一首歌!”
“這歌定了,就你唱!”
錢友力當場拍板。
吳龍心道,這首歌當然好了,據說當年是大街小巷都在傳唱。經典老歌,就是經典。有抒情有激情,動與靜、柔與剛結合得恰到好處。
嗯,這是吳龍兌換這首歌時,系統說明裡的評價。這評價也不是系統給的,是這首歌所在的那個年代的人所評價。
經過錢友力的討價還價,最終這首歌以一萬的價格賣給《鐵道英雄傳奇》使用權,吳龍免費演唱。
只是使用權,對於電視劇歌曲來說,並不低。如果再貴,錢友力也不會買了。再好的歌,超過預算,他也不會買。
劇組駐紮在山邊拍攝基地的房子,這段時間的戲都是拍山裡戲。上午拍完,下午拍場重頭戲。
這場戲是隊伍逃跑時,需要翻上四米多高的峭壁。
原定動作是搭人梯上一個人,後面的人踩人梯上,上面的人拉。最後剩一人助跑跳起,上面的人拉住手,把他拉上去。
這些動作不是群演來演,也不是演員做,而是武行來做。只需拍怎麼上峭壁,再拍最後負責斷後掩護的劉洪上峭壁。
隊伍那麼多人,不可能一個個拍完他們上峭壁。中間過程省略,直接隊伍站在峭壁上表示大家都上了峭壁。
第一個上去的人的最難,他們採用底下兩人的人梯。然後站在肩膀上的人再跳起扒住峭壁頂爬上去。
試了幾次,也換了幾處地方,武行都沒能做到。因為踩在肩膀上起跳和在實地上起跳是兩回事。峭壁頂也不是屋頂,泥會松裂,不好扒。
武指只能和錢友力商量,後期剪輯。拍的時候搭人梯跳起,這是一個鏡頭。從另一面上到峭壁頂,撐著峭壁,半身在峭壁外是下一個鏡頭。兩個鏡頭接起來,形成一個上峭壁的劇情。
吳龍在一旁聽見,不由說道:“要不讓我試試?”
“你?”錢友力想到吳龍號稱功夫王,也許行。
主演的武替有些不滿地說道:“你踩在我們肩膀上跳,和我們自己跳有什麼區別?我們的人是怕起跳時傷了下方的兄弟。”
吳龍笑道:“不需要搭人梯,我自己就能上去。”
不是所有的武行都會跑酷的。孫箭的班子,也就羅常一人跑酷厲害。羅常雖是練武出身,卻喜歡練輕功,後來也練起跑酷。
“你別逞能。如果這是牆,你會跑酷上去沒問題。我知道有跑酷高手能上四米牆。可這是峭壁,上面的土是松的,一個不好就會摔下來。如果是牆,我們早上去了。”
錢友力知道武行說得有道理,他知道《醉捕》裡房頂追逐戲中一個踩壁上牆的鏡頭。不過那個牆沒有這裡高,而且牆頭是實的、固定的,峭壁頂是泥的,不固定的。
“安全要緊,要不就拍兩個鏡頭。”錢友力擔心吳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