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再長大。

孩子極少出遠門,最遠的也就是回東礦區的爺爺奶奶家,或者姥爺家裡,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由母親陪伴度過。

阿利的母親雖然在阿利家裡照看著孫子,但心裡一直放不下父親和她的大孫子。在家裡本來就較為懶惰的嫂子經常與哥哥吵架,把父親氣得夠嗆。有的時候,無奈的父親還得自己做飯。每當母親回去時聽到這些,也會說嫂子,但嫂子蔫巴主意正得很,有的事情也不是說一次兩次了,根本也聽不進去;還有就是大孫子程l每次回去都是磨著她:“奶奶奶奶!別去了吧!”“奶奶奶奶!你帶著我也去吧”,她又怎麼能安下心來,在阿利的家裡照看二孫呢?!任勞任怨的母親,表現得無可奈何,可又怎麼說呢?!

母親的心事與苦衷阿利心裡最陰白也最清楚,可自己面對著這個矛盾,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日子就這樣慢慢地過著。等到那個星期日母親再來阿利家時,和阿利兩口子說了一下家裡的情況:哥哥嫂子吵架,氣得父親把剛剛做好的一鍋湯給踹翻了,撒了一地。父親沒有吃飯。本來父親的胃就不好,這一氣,“呃——!”“呃——!”只剩下返嗝了。再後來,父親的肚子整天都是鼓鼓的,裡面像有一個大球一樣,一按就跑,存哪兒哪兒疼,既上不去打不出嗝來,又下不去放不出屁來,也吃不下飯。母親沒有說下去,言外之意就是沒法看孩子了,但她沒有說出口。

阿利知道母親的意思,就與妻子商量了一下,決定讓母親先回去照看父親,等父親病好了以後再說。

母親的一走,家裡就剩下了三口人了,孩子沒人照看可是不行啊!阿利不能不去工作,只好讓妻子想辦法。最後無奈的妻子,只好與單位簽訂了協議,實行“兩不找”,專門地在家裡照看自己的兒子。

知兒莫若母。這話不假,兒子是自己一手帶大的,教育和撫養兒子,耗盡了自己一生的青春與精力。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無不傾注著她的愛與心血。

阿利的單位是ts市第一家物業管理單位,那時物業管理是一個新名詞,也是一個新行業,屬於剛剛起步階段,當時全市也沒有幾家。就物業管理而言,是屬於服務居民的一個企業,其職責就是對小區物業進行管理,包括業主私有的房屋,公建設施裝置,小區的環境衛生,綠化以及秩序等的管理,一年四季包括節假日都是離不開人的。阿利每天幾乎都不在家,所以帶著孩子外出遊玩——特別是去稍遠的地方,那就少之又少了。

孩子在四歲時,阿利帶著她們娘倆兒只出去了兩次:一次是去天津吃狗不理包子;還有一次就是去BJ動物園。

那時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僅此一家,味兒純正,價格也不貴。阿利一家三口買了一斤半,要了兩碗雞蛋蛋花兒湯。湯上來時,又專門找了一個小碗兒,給孩子拆對了一碗。一斤半的狗不理包子,三口子根本就吃不了。包子個大,皮兒薄餡兒滿,咬一口,順著嘴角兒往下流油水兒,那叫一個香!又香又膩的包子三個人吃了不到一斤就吃飽了,剩下的半斤打包帶走。一直到現在,那味道那情景依然讓阿利回味無窮!

去BJ動物園是在初夏的時候,BJ動物園很大,阿利兩口子走得就有點累,更不用說孩子。即使如此,兒子依然緊緊跟隨著兩人的步伐,看完了老虎就看獅子,然後看長頸鹿,看完長頸鹿又去看河馬。。。。。。兒子的小臉蛋兒紅紅的,腦門上有汗水流出來,但沒有叫苦,也沒有喊累,也許對他來說,苦累都不算什麼,就怕自己說苦喊累,下次就沒有再出來的機會吧。。

走了一道的路,又加上喝了桔子飲料,他說要撒尿。但是哪裡有廁所呀?BJ管理非常嚴格,隨便大小便是要罰款的。無奈的阿利,突然想到了辦法:將飲料瓶裡不多的飲料倒掉後,讓孩子將尿撒進了飲料瓶裡,然後將飲料瓶放到了垃圾箱旁邊,既沒有影響環境,又解決了孩子的尿急問題,三個人笑著離開了。

父母帶著孩子天津BJ一行,讓他了解了大城市的繁華的同時,讓他對一些公共規則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學會了遵守。沒有實情實景,在家裡空口白牙地說,那是永遠也做不到的,也更不知道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