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風水,是一種自然的未知(二)
章節報錯
阿利沒有被留在公司的財務處,領導說新來的需要到基層鍛鍊鍛鍊。於是乎,阿利就到了第二工程處財務科當了一名出納員。
第二工程處坐南朝北,在釣魚臺七十六號小區西北方向,門前有一條路通往老莊子,是一條下坡路,單位正好在中間,不上也不下。從第一天報到起,阿利就從心裡不喜歡這個地方。
正對大門的是一棟東西朝向坐落的大樓,正好擋住了大門。大樓一層的中間前後都有門,供旅客和住宿職工自由進出。樓分三層:一層是二處對外營業的旅館,可以招攬顧客住店;二層和三層是集體宿舍,在外縣的職工就住在這個大樓裡。如果有車輛進出,都必須從樓左或樓右繞一下,才能到後院。
後院的最西邊是一棟南北朝向坐落的二層辦公樓,門朝東,樓東邊是一個籃球場,由於好長時間沒有維護,籃板處已沒有了顏色。籃球場的東邊是鍋爐房,籃球場的南邊就是食堂了。
從外觀看這一片區域的天空,總感覺是不乾淨不清爽,天空中總好像有不透明的迷霧(那時候的人們,可不知道什麼叫霧霾),即使是晴天也感覺如此。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即使是萬物復甦的春季,也沒有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果是到了秋天,更是肅殺的讓人心裡滴血。
直到多少年後的阿利,與第e建築工程公司組織部的一位退了休的幹部,在一起吃飯閒扯時,談論起了風水,他也談了有位風水師對第二工程處所在地風水的評說:第二工程處所在地的風水,說不單單是這個單位,就這片區域來說,都沒有祥光籠罩著,濁氣很大,不依山不靠水的,不論幹啥,都不是絕佳之地。第二工程處坐落在大路半山腰的位置,如同一個懸在半空中的竹籃,沒有根基,怎麼著都是空,而且是年年空,不論是錢財,還是人才,什麼都留不住;而且是處在半山腰的位置,如同過往的車輛,往上走非常艱難,所以不能上,只能下。一個單位的日子只能下,那能好得了嗎?!
阿利在分配時,沒有過多的考慮就去ts市第e建築工程公司報到,當初的想法就是:在哪裡不是幹,幹什麼都是幹;別人能幹的,我為啥不能幹;難又能難到哪裡去,啥活兒不都是人乾的嘛;再者說自己學的會計,在哪都是幹會計,能有啥區別呢,阿利把當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動用人脈跑關係的複雜事情過分地簡單化了,沒有考慮的太多就。。。。。。等到報了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拿到了手,又問了一下其他的同學工資情況,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才知道單位與單位,根本不一樣,而且是差遠了:有的同學一個月連工資帶獎金拿到了300多元,而自己一個月下來僅是48.5元,乾乾巴巴的就是死工資,差了將近7倍!人家一個月能拿回家那麼多,自己只能拿回這麼少,如果在哪裡工作都一樣的話,那市裡的領導為啥讓這批人先到企業單位?!看來,那僅是冠冕堂皇的說辭罷了。阿利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阿利雖然打心裡不喜歡這個單位,走又走不了,別無他法,既來之則安之吧。
命裡的劫,該走哪步走哪步,哪一步都是命中註定的。誰能改變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