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遼丹(第1/4頁)
章節報錯
開頭的畫面和詩作類似書前序言,主要表達了玄君出於何種心理狀態下創作了這本書。
接下來是筆墨大字,第一章,黃帝之偉業。
黃帝?
身為一名天朝人的秦智博對這位還是比較熟悉的。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被奉為「人文初祖」,也是華夏文明的祖先之一。
玄君身為一名華夏人,公元二世紀大概就是東漢時期,上來先歌頌一下祖先的偉業也屬實正常。
可就在秦智博這麼想的時候,腦海中的畫面浮現,一位披著黃袍的使者悠然現身。
高大聳立的身形透露出濃濃的詭異感,襤褸的黃色長袍無風自動。
那張蒼白麵具覆蓋在低垂的兜帽之下,隱藏著非此世之間的面孔……
這……
這哪裡是黃帝啊?
這分明是黃衣之王!
秦智博瞳孔震顫,眼神充滿不可思議。
距離上一次見到黃衣之王他老人家,已經是上一次了……
如今再次見到這副熟悉的形象,依舊是驚心動魄。
只見黃色衣袍的身軀靜靜聳立在夜幕下的草原上,天空中繁星點點,暗星則異常明亮。
一眾身穿粗織的人遠遠地匍匐跪地,連頭都不敢抬。
而為首的一個男人雙膝跪在黃衣之王的近前,似乎在虔誠地禱告著什麼。
畫面閃爍一下,黃衣之王微微抬手,寬大且黑暗的袖口中湧出一些細小的觸手。
這些細小觸手如同泥鰍般鑽入男人的鼻孔、耳孔、嘴巴、眼睛裡……
畫面再次閃爍,男人已經七孔流血,數條細小的出手從孔竅中鑽出來,在鮮血的潤滑下摩挲著皺巴巴的表皮。
這時,畫面右側再次浮現解釋性的古文。
原來這些畫面是古軒轅氏部落在進行部落內的祭祀儀式。
當時的古代部落大多有供奉神明,包括與軒轅氏對立的蚩尤氏九黎族。
而軒轅氏供奉的神明被稱為「黃帝」。
「黃帝」是一位至高無上的天上神明,會應祭品和信徒們的呼喚,不遠萬里從「天宮」降臨。
每次降臨,「黃帝」會取走祭品的性命,但也會留下一些偉大的知識和發明。
比如,幫助部族進行遠距離溝通的黃色印記。
還有可以幫助死者復生的符咒與丹酒。
其中,幫助死者復生的符咒被稱為「仙砂返魂籙」,分為符與咒兩個部分。
符:取硃砂、黑鹽、岩鹽調和於黃紙上,上面書寫敕令之日月貫靈砂。
咒:三魂七魄,回神反嬰。上升太上,來至千靈。三魂居左,七魄守右。靜聽神命,也察不詳。行亦無人見,坐亦無人知。急急如律令!
想要真正達成死者復生,還需要幾個條件。
完整的靈魂、完整的屍體、三牲六畜作為祭品。
除此之外,可以將從人類屍體中提取到的「仙砂」給屍體以及施法者喂下,大大提高法術施加的成功率。
一旦死者復生術成功,屍體就會復活成人,擁有第二次生命。
不過萬一失敗,屍體就會變成行屍走肉,成為「活屍人」。
也可以逆轉該法術,將屍體轉化為食屍鬼……
秦智博閱讀完第一章的內容就大受震撼。